西漢淮南厲王長之子。劉長於謀反事發後自殺。文帝八年(前172),遂封劉安為阜陵侯,後進封淮南王。劉安為人素有政治野心,好行小惠以籠絡民心。吳楚七國謀反時,劉安準備舉兵回應,但因國相反對,未遂。武帝即位後,又勾結太尉田蚡,整治攻戰武器,以金錢賂遺郡國,覬覦帝位。王後荼和太子遷也專擅國政,奪民田宅,濫捕無辜,無視漢法。元朔五年(前124),劉安因阻攔郎中雷被從軍擊匈奴,被削奪二縣。元狩元年(前122),有人告發劉安謀反。武帝交丞相公孫弘和廷尉審理。劉安恐陰謀敗敗露,決定搶先發難。結果,為謀士伍被告發。劉安自殺,王後、太子被處死,賓客及與陰謀有牽連的列侯、二千石和豪傑等數千人都以罪受誅。淮南王國被廢,其地改置九江郡。

  劉安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內書》、《外書》和《中篇》。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淮南內》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外書》今佚,《內書》亦稱《淮南鴻烈》或《淮南子》,流傳至今,為漢代道傢學說的代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