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比克第二大工業和港口城市,索法拉省省會。在中部蓬圭河口外北岸,濱莫三比克海峽。海拔8米。人口35 萬(1981)。市區循河岸往南沿沙質海岸向東展佈,港口區位於河口內。原為穆斯林居民點。西元16世紀起,成為歐洲殖民者的侵略據點和商埠。19世紀末通辛巴威的鐵路修通,隨後通太特和鄰國馬拉維的鐵路和公路,從太特通尚比亞的公路的通車,以及國際機場的啟用,城市逐步發展成為非洲東海岸現代化商港之一和中非內陸各國最近捷的進出海口岸。市區東北鄰近贊比西三角洲甘蔗和稻米米產區,西北鐵路沿線希莫尤一帶是重要玉米、煙葉和木材產區。港口腹地寬廣。市內工業有制糖、煉鐵、軋鋼、金屬加工、造紙、食品、卷煙和木材加工等。輸出礦產品、糖、煙葉、茶葉、棉、麻、皮革、木材等,輸入石油產品、工交設備、建築材料、汽車、肥料、糧食、食品等。有輸油管通津巴佈韋。市北150公裡是戈龍戈薩國傢公園,為野生動物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