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第一次收回租界的鬥爭。分別稱為“漢案”和“潯案”。1926年10月當北伐軍攻佔漢口後,英租界當局對革命政府採取敵視態度,引起群眾不滿。12月26日武漢各界集會,議決對英實行經濟絕交,要求政府收回英租界。1927年1月1~3日武漢人民舉行盛大集會,慶祝北伐勝利和遷都武漢。1月3日下午,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宣傳隊在漢口英租界附近的江漢關前演說,英國當局調集大批水兵登陸,手持刺刀驅趕正在租界附近靜聽講演的群眾,當場死傷三十多人,造成“一·三”慘案。1月4日日,武漢工、農、商、學各界舉行會議,要求武漢國民政府向英領事提出抗議,賠償損失,懲辦兇手,派軍警管理租界等。武漢國民政府接受各界人民的要求與英方交涉,英方被迫將水兵撤回艦上,並同意武漢國民政府派軍警入租界維持秩序。但5日英巡捕又手持棍棒結隊襲擊群眾,引起人民更大的義憤。武漢數十萬人舉行集會示威,強烈要求收回英租界。會後群眾沖入租界,英巡捕和其他公務人員逃避。武漢革命政府派軍隊進駐租界,並設立“漢口英租界臨時管理委員會”。

漢口“一·三”慘案發生時,英水兵與群眾沖突的場面

  與漢案發生的同時,英帝國主義在九江也進行武裝挑釁。1月6日,英國水兵為破壞九江碼頭工人罷工,開炮轟擊群眾,造成死傷多人,九江民眾異常憤怒,英勇地占領瞭英租界。武漢國民政府派員接收租界,10日成立瞭“九江英租界臨時管理委員會”。

收回的漢口英租界

  漢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的行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武漢國民政府與英國政府進行外交談判,2月19日雙方簽訂漢口案協定,隨後又簽訂九江案協定,最終完成瞭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的法律手續。這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國傢主權的一次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