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利用北魏、北齊、秦、隋長城的舊築,先後加修多次的北部地方的軍事防禦工程,明時稱邊牆。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長城。也是保存最完整、最堅固、最雄偉的長城遺跡。西起嘉峪關,東達鴨綠江,橫貫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自治區,全長一萬二千七百多裏(合6350多公裡)。故又名萬裡長城。明長城不僅工程浩大,在工程材料和修築技術上也都有很多的改進。

陜西榆林關北臺

北京八達嶺長城

  明代修築長城主要是為瞭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明代前期和中期,退據蒙古故地的北元勢力不時南下進行擾掠,中期以後,在東北又有女真的興起,威脅明王朝的安全。因此,修築長城以加強防務,成瞭明朝的一件大事。有明一代,長城、關隘、墩堡的修築工程幾乎沒有中斷。由此逐步形成瞭九邊重鎮分區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築長城的制度。明長城對於明王朝新建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穩定和國傢的安全都起瞭積極的作用。

  九鎮 明王朝為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長城本身的修築,將全線長城分為九鎮。委派總兵(亦稱鎮守)官統轄。其總兵駐地和所轄長城的地段如下:①遼東鎮。總兵駐地在遼陽,後又移駐北鎮。所轄長城南起鴨綠江邊,西至山海關,全長一千九百五十餘裡。此鎮長城到明朝中期以後即很少修葺,多未包磚,遺跡保存較少。②薊鎮。總兵駐地在三屯營(今河北遷西)。所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灰嶺口,全長一千二百多裡。為現存長城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工程非常堅固。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創建的騎墻敵臺,改進瞭長城的防禦工事,既增強瞭防禦能力,也使長城更加壯觀。其主要工程就在這一段上。③宣府鎮。總兵駐地在今河北宣化。所轄長城東起居庸關,西至西渾河(在山西大同東北),全長一千零二十三裡。其位置正處於明朝首都的西北要沖,城墻十分堅固,有的地方有內外九重城墻。兵力配備也很雄厚。④大同鎮。總兵駐地在山西大同。所轄長城東起鎮口臺(今山西天鎮東北),西至鴉角山(又名丫角山,在今山西偏關東北),全長六百七十裡。⑤太原鎮。又名山西鎮。總兵駐地在偏關。所轄長城西起山西河曲黃河岸邊,經偏關、雁門關、平型關、固關而達黃榆嶺(山西和順東),全長一千六百餘裡。作用是為瞭增強明王朝首都的防禦,因其在大同、宣府兩鎮長城之內,所以又稱為內長城。此鎮長城也極堅固,有些地方的石墻多達二十多重。⑥延綏鎮。又名榆林鎮。總兵駐地在榆林堡(今陜西榆林)。所轄長城東起清水營(今陜西府谷),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全長一千七百七十裡。⑦寧夏鎮。總兵駐地在今寧夏銀川。所轄長城東起大鹽池(今寧夏鹽池縣),西至蘭靖(今甘肅皋蘭、靖遠),全長二千裡。⑧固原鎮。總兵駐地在今寧夏固原。所轄長城東起陜西靖邊與榆林鎮長城相接,西達皋蘭與甘肅鎮相接,全長約一千裡。⑨甘肅鎮。總兵駐地在今甘肅張掖。所轄長城東起金城(今甘肅蘭州),西至嘉峪關,全長一千六百餘裡。

  文獻記載,以上九鎮長城的總長達一萬二千七百餘裡,實際長度還不止此。

明長城圖

嘉峪關全景

寧夏銀川三關口明代土築長城

  建築結構與工程設施的特點 長城工程由各種城、關、隘口、敵臺、煙墩(即烽火臺)、堡子、城墻等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城墻,是長城的主要工程。其砌築材料有磚、有石、有磚石合築、有泥土夯築,形式有劈山墻、山險墻、木柞墻、邊壕等。其高低寬窄隨地形的情況和險要形勢而異,山高地險處較低窄,平地或沖要處高大寬闊。北京八達嶺長城平均高約七八米,墻基寬約六七米,墻頂寬約五六米。城墻斷面呈梯形,頂部內設宇墻,外設垛口,垛口上有用於瞭望和射擊的瞭望孔和射孔。墻內有券洞以供守城士卒上下。城墻之上,每隔二三百米設有一突出墻外的臺子,此即墻臺。墻臺上的房屋稱鋪房,供守城士卒巡邏時遮風避雨之用。敵臺亦稱作敵樓,跨建在城墻之上。敵臺有兩層或三層的,內居守城士卒,內還用以儲存槍炮、彈藥、弓矢等武器。煙墩,即秦、漢以來的亭、燧、烽燧、烽火臺等,是利用烽火、煙氣以傳遞軍情的建築物。間距約五至十裡,為獨立的高臺建築,設於高崗、丘阜或平地轉折之處,以便互相瞭望,傳遞信號。臺上有守望用的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臺下有守衛居處和倉房等建築。(見彩圖)

河北灤平金山嶺明長城墻及敵臺

山海關

嘉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