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十國之一。王潮、王審知兄弟所建。都福州(今屬福建),稱長樂府。盛時疆域有五州,約為今福建全省。曆七主,共五十三年。

  王潮(?~898)原是光州固始(今屬河南)縣佐,後與其兩弟審邽、審知加入王緒所率的反唐武裝。光啟元年(885)正月,王潮兄弟隨王緒轉戰江西、福建。同年八月,王潮兄弟在南安(今福建南安東)發動兵變,囚王緒自立。次年攻佔瞭泉州。景福二年(893)攻佔福州,又逼降汀(今福建長汀)、建(今福建建甌)、漳(今屬屬福建)三州,鎮壓瞭境內二十餘股武裝,據有閩五州之地。唐朝先後封王潮為福建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乾寧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卒,審知(862~925)繼立。天祐元年(904)唐封審知為瑯琊王。開平三年(909)後梁太祖朱晃又封審知為閩王。

閩帝系表

  審知深知閩踞東南之隅,境狹地僻,難以與吳[ID=wu_wudai]、吳越諸鄰國抗衡,於是采取保境息民的立國方針,對外稱臣納貢於中原朝廷,交好鄰國;對內則勤修政事,致力於發展閩地的經濟文化。他出身貧苦,能體恤民眾疾苦,故當政後選任良吏,提倡節儉,省刑惜費,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他充分利用泉州、福州等天然良港,鼓勵海上貿易,奠定瞭宋代海運大發展的基礎。他還註意起用唐末流亡入閩的士人創辦學校。審知在位近三十年,境內安寧,經濟文化大為發展。

  後唐同光三年(925)審知卒,其長子延翰繼位。他於天成元年(926)十月建閩國稱王,仍稱臣於後唐。十二月初八(927年1月14日),審知次子延鈞殺延翰自立,長興四年(933)稱帝,更名為覨,國號閩,建元龍啟。自延鈞始,繼位者均為昏君庸主,官吏貪污受賄,橫征暴斂,朝政腐敗,國力疲敝。王氏子弟爭位內訌愈演愈烈,延鈞為其子繼鵬(後改名昶)所殺,繼鵬又為其叔延曦(後改名曦)所代。永隆五年(943),延曦之弟建州節度使延政稱帝於建州,國號殷,建元天德,形成分裂局面。次年,延曦為部將所殺。

  天德三年(即南唐保大三年,945)正月,王延政又得福州,復國號閩,仍都建州。八月,南唐兵攻破建州,俘延政;閩將李仁達據福州(次年降於吳越)。九月,汀、泉、漳三州亦降南唐,閩亡。

  南唐保大四年,閩舊將留從效、陳洪進逐走南唐兵,占據泉州。七年,又占南州(由漳州改名,後又復漳州之名)。南唐承認其割據,以從效、洪進為清源軍節度正、副使。從效改革弊政,崇尚儉樸,境內安定。從效死後,洪進於太平興國三年(978)以泉、漳兩州降於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