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水、旱、風、雹、蝗、震等災害情況。民國時期災害無年不有,僅據1912~1937年統計,較大災害就達七十七次之多,計水災二十四次,旱災十四次,地震十次,蝗災九次,風災六次,疫災六次,雹災四次,饑歉兩次,霜雪災兩次。

  北洋政府時期,災害較重的年份有:①1913年永定河決口,冀省重災。江淮氾濫。贛、豫、皖三省大旱。12月滇省地震,嶍峨城(今峨山彝族自治區)全毀,死兩千人。全國受災面積達六億五千萬餘畝。②1918年,水、震等等受災區域亦不下六億一千萬畝。③1920年,華北五省三百一十七縣大旱,死五十萬人。12月,寧夏、甘肅大地震,死者不下二十萬人,僅海原一城即死七萬餘人。④1924年,閩、粵等十二省大水,淹斃萬餘人,財產損失一億二千五百萬元。⑤1925年3月,雲南地震,大理城全毀,大理、鳳儀、賓川三縣死三千餘人。是年夏,冀、粵、桂等六省蟲災,損失約一千三百萬元。川省饑歉,疫癘流行,罹災者二十萬人(見彩圖)。

1925年四川發生大災荒,饑民骨瘦如柴,奄奄一息 9月,山東省黃花寺黃河決口,淹兩千平方裡,災民兩百萬人,損失數千萬元。⑥1926年,東三省大旱,魯省大水,均為二十年來所未有;皖省大水則為六十年來所未有,沖毀農田十萬畝,草根樹皮食盡,以觀音土充饑。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災害較重的年份有:①1928年,水、旱、蝗、雹被災區域達二十一省一千零九十三縣,災民一億人。其中冀、魯、豫、晉、陜、甘、察、綏八省旱災之重,為數十年所僅見。長江流域蝗災,浙江最重,僅蘆柴一項損失即達一億元。②1930年,水、旱、蟲、雹等災,區域廣達八百餘縣,災民五千萬人,陜甘尤重,災民賣兒鬻女,裂吃死屍,易食生人。③1931年江淮運河流域大水,遍及十八省,災民一億人。而湘、鄂、贛、皖、蘇省尤烈,溺斃約十五萬人,財產損失二十億元。④1933年,華北、華南十五省水災,陜、粵等十省旱災,豫、皖等九省蝗災。⑤1934年十六省旱災,谷物損失十四億元。十四省水災。華北、華中蝗患極重。⑥1935年水旱災荒合流,八省二百四十一縣水災,淹沒田地五千多萬畝,加上旱、風、雹、病、蟲災,全年損失糧食即在兩億市擔左右。

  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因戰災及拋荒之地達七億畝左右,水、旱、風、蟲、震災頻年發生。1937年8月山東菏澤地震,死七萬人。1938年6月,為阻止日軍追擊,在花園口決堤,黃水淹豫、皖、蘇三省四十餘縣,罹災者一千餘萬人。1939年冀省大水,八十年來所未見,災民三百萬,損失兩億數千萬元。1942年太行、冀南旱災、蝗災嚴重。1943年河南大饑荒,死數十萬。1944年川、陜、黔等省旱、水、蟲災,川北尤重。據統計,1945年東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東、浙江、福建、山西、廣東、安徽、廣西等省災民達一千九百萬人。

  抗戰結束後,內戰全面擴大,天災伴隨而來。1946年至少有六百萬畝的耕地遭水災,受災人口達三千萬以上。1947年,山東、四川、廣西、廣東等十六省受水、旱、蝗、雹等災農田達九千八百萬畝。1948年,河南、福建、廣東等省也都有大水災。1949年受災農田達一億二千一百五十六萬畝,災民約四千萬人。全年糧食總產量隻有二千二百六十三億六千萬斤。

  民國時期災荒嚴重,除自然條件的作用外,國內政治混亂,內戰頻仍,政府對於天災不註意預防及補救,農民深受剝削,喪失抵禦災害能力實為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