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土官管轄的行政區之一。居民主要是苗族。古為夜郎國地,漢屬牂柯郡。唐貞觀十三年(639)置播州,因境內有播川得名。唐末為土豪楊氏所據。宋大觀二年(1108),首領楊光榮、楊文貴各獻其地附宋,分別置播州和遵義軍。宣和三年(1121)廢播州為城,隸南平軍;廢遵義為砦,隸珍州。嘉熙三年(1239)複設播州安撫司。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招撫。十四年,楊邦憲以播州、珍州、南平軍地降,仍置播州安撫司,以楊邦憲為紹慶、珍州、南平等處宣撫司充播州安撫撫使。楊邦憲卒,子漢英襲職,賜名賽因不花(見楊賽因不花)。二十八年升為播州宣撫司,隸屬於四川行省。次年,以赴京取道湖廣為便,改隸湖廣行省。宣撫司駐地在今貴州遵義市,統轄黃平府、南平綦江、珍州思寧、舊州草塘等十九個長官司和諸垌寨。大致相當今貴州遵義市、甕安、黃平、凱裡、湄潭、餘慶、金沙、仁懷、習水、赤水、桐梓、綏陽、正安、道直以及四川綦江等縣地區。大德五年(1301),水西蛇節和水東宋隆濟因不滿元廷征發,聯合各部起義,元發思州、播州兵討伐。七年,擒殺蛇節、宋隆濟。楊漢英因功進資德大夫,子孫承襲其職。至正二十三年(1363)附明玉珍,明洪武五年(1372)降明,六年升為播州宣慰司。萬歷二十八年(1600)平楊應龍,分播州地為二,改設遵義府屬四川,平越府屬貴州。自唐末楊端據播州始,至萬歷楊應龍止,凡二十九世,七百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