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之一。朱溫(即後樑太祖朱晃)所建。都開封。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陝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蘇、山西、甘肅、寧夏、遼寧的一部分。曆三主,共十七年。

  朱溫曾參加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後叛降唐朝,被賜名朱全忠,與沙陀貴族李克用等協同鎮壓黃巢起義。天祐元年(904),朱溫挾持唐昭宗遷至洛陽,隨即派人殺昭宗,立昭宗子柷為帝,是為唐哀帝。天祐四年(907),朱溫代唐稱帝,改名晃,改元開平,國號梁。史稱後樑。升汴州((今河南開封)為開封府,稱東都;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由開封遷都洛陽,乾化三年(913),末帝即位,還都開封。

後梁

  朱溫在稱帝前後,革除瞭一些唐朝積弊,獎勵農耕,減輕租賦,基本上統一黃河中下遊地區,與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晉(李克用)、南方的吳[ID=wu_wudai]、吳越、楚[ID=chu_wudai]、閩、南漢、劍南的前蜀、鳳翔的岐(李茂貞)、幽州的燕(劉守光)等政權並立。朱溫雖然作瞭某些改革,但他殘暴成性,戰爭中濫行殺戮,與據有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勗父子連年作戰,使黃河兩岸遭到嚴重破壞。

後梁帝系表

  朱溫在位時,皇位繼承人未定。乾化二年二月,他親統大軍與晉爭河北,得病返洛陽。六月,次子朱友珪發動政變殺溫,自立為帝。次年正月,改元鳳歷。二月,朱溫第三子朱友貞發動洛陽禁軍兵變,友珪自殺。友貞即在開封稱帝(先後改名鍠、瑱),是為後梁末帝,又復年號為乾化三年。友貞猜忌方鎮大臣,內部分裂,國力進一步削弱。龍德三年(923)十月,後唐莊宗李存勗攻入開封,末帝自殺。後梁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