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之一。石敬瑭(即後晉高祖石敬瑭)所建。都開封。盛時疆域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山西、陝西的大部及河北、寧夏、甘肅、湖北、江蘇、安徽的一部分。曆二帝,前後約十一年。

  石敬瑭是沙陀人,後唐明宗的女婿。後唐長興三年(932),任北京(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明宗去世前後,屢次發生爭奪皇位的亂事。石敬瑭看到後樑、後唐皆自藩鎮得國,早就覬覦帝位。清泰三年(936)夏,石敬瑭與桑維翰勾結契丹,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並將幽薊十六州拱拱手獻給契丹,另加歲貢帛三十萬匹。十一月,契丹主在太原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史稱後晉。後晉大致與南唐、吳越、閩、楚[ID=chu_wudai]、南漢、南平、後蜀等政權並存。天福元年閏十一月二十六(937年1月11日),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死。二年,石敬瑭遷都汴州,三年升為東京開封府。

後晉帝系表

  石敬瑭的帝位並不穩固。他對契丹的屈辱行為,遭到人民的唾棄;一些方鎮如成德(今河北正定)的安重榮、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的劉知遠,都準備搶奪帝位;此外,盡管石敬瑭卑屈地侍奉契丹,仍常遭到契丹的責備。天福七年他憂鬱而死。侄石重貴繼位,史稱少帝或出帝。大臣景延廣掌權,在向契丹告知敬瑭死訊時,用對等的書式,稱孫不稱臣,契丹主於是驅兵南下。晉軍士兵英勇作戰,開運元年(944)和二年兩次擊退契丹軍。三年十月,重貴任其姑父杜威(即杜重威)為元帥,率軍抵禦契丹,杜威效法石敬瑭,暗中進行勾結,契丹主答應立杜威為中原皇帝。杜威信以為真,決意投降,遂引契丹軍南下,十二月十七日(947年1月11日)入開封,虜重貴北遷,後晉滅亡。次年正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改國號為遼。德光縱兵搶劫,稱為“打草谷”,東西兩都數百裡成為白地。遼帝肆虐遭到瞭中原人民反抗,三月,被迫引眾北撤。

  據《舊五代史》,少帝北遷後,卒於宋乾德二年(964),年五十一。

後晉(天福八年9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