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蔣介石指派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在南京接受侵華日軍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當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重慶中央廣播電臺發表《對日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說明勝利的意義及“以德報怨”政策。同日,蔣介石以中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名義,致電南京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指示投降原則。21日,日本中國派遣軍副參謀長今井武夫等八名投降代表飛抵湖南芷江,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蕭毅肅代表總司令何應欽接見瞭他們,並向他們提交《第一號備忘錄》,略謂“奉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特級上將蔣中正之命令,接受在中華民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除外),臺灣及越南北緯16度以北之地區內,日本高級指揮官及全部陸海空軍與其輔助部隊之投降”。

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代表在南京簽字,向中國政府投降。左為岡村寧次;右為何應欽 並指示日軍投降應行準備之事項。23日,今井武夫等離芷江飛回南京。27日,國民政府派陸軍副參謀長冷欣從芷江飛到南京,設立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同日,國民黨軍先遣部隊開始空運到南京、上海、北平、開封等地。9月8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飛抵南京。 9月9日上午9時,何應欽在南京陸軍總部大禮堂主持受降典禮,岡村寧次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見彩圖)。儀式結束後,何應欽發表廣播演說:“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已於本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艱苦奮鬥的結果。"

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

  南京受降後,中國各戰區受降主官及其部隊亦分別到達指定地點,進行受降,共接受日軍投降官兵一百二十四萬人,偽軍九十五萬人。從1945年冬至1946年夏,國民政府將日俘、日僑兩百一十三萬全部遣送回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