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銅邊、銅耳、銀邊或銅邊上鎏金塗銀的漆器,也有純以金鑲邊的。這本是適應漆器胎骨減薄而創造的一種加固技術,後來發展成為精製漆器上的華貴裝飾。戰國墓中即已出有釦器,漢代漆器大盛,釦器因之更流行,成為皇室、貴族、官僚、豪富的飲食用器。考古發現的釦器有杯、盤、奩、盒、匣等。出土地點有陝西、山東、安徽、湖南、湖北、廣東、甘肅乃至朝鮮等處。釦器主要由政府工官製作,以蜀郡、廣漢郡工官所作最多也最著名,一年用費曾各達五百萬錢之多。此外,潼、武都、河內等處工官也有製作的。。釦器主要供宮廷使用,如太官令尚食,用黃金釦器,中官長、私官長尚食,用白銀釦器等。也用於皇室對臣下的賞賜,有一部分亦可能出售。釦器需由素工、髹工、上工、銅扣黃塗工、畫工、雕工、清工、造工等經多道工序分工協作制成,人力耗費極大。《鹽鐵論·散不足》所雲“一杯棬用百人之力”,揚雄《蜀都賦》所說“雕鏤釦器,百技千工”,並非全為誇飾之辭。東漢時釦器仍盛,皇室所需主要仍由蜀郡、廣漢郡工官供應。殤帝時,皇太後鄧氏即曾下令不復調蜀漢釦器。漢末以後,漆器使用漸少,釦器的制作也隨之衰落。

東漢橢圓形銀釦漆盒 山東萊西岱墅村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