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

  民主革命傢、教育傢。字任之,別號抱一。清光緒四年九月初六(1878年10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川沙縣(今屬上海市)一個幕僚傢庭。1899年中秀才。1901年入南洋公學,選讀外文科,受知於中文總教習蔡元培。次年中鄉試舉人。19903年返鄉興辦小學堂。1905年,經蔡元培介紹加入同盟會,並與張謇等人創立江蘇學務總會(後稱江蘇教育會)。1906年回川沙創辦浦東中學。1909年被選為江蘇咨議局議員。1912年任江蘇教育司司長,江蘇省教育會副會長。1914年2月卸職後,周遊全國及美、日、東南亞各國,考察教育,從事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實踐。1917年5月,與蔡元培等人創立中華職業教育社,以推廣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為宗旨,對中國近代學制的演變和舊教育的改革都有一定作用。1917~1931年,他先後參與籌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南京河海工程學校、暨南學校、上海商科大學、廈門大學的工作。1921、1922年,兩次拒絕擔任北洋政府教育總長。

  “九·一八”事變後,黃炎培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創辦《救國通訊》,宣傳愛國主義;組織上海市民維持會(後改為上海地方協會),支援淞滬會戰。1937年以後,先後任國防會議參議、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11月,與沈鈞儒等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1941年3月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先後任中央執行委員、常委和主席,主張團結、統一,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並於1945年7月訪問延安,與中共領導人會晤。同年秋,黃炎培與胡厥文等發起組織中國民主建國會,任常務理事,主張和平,反對內戰。1946年1月參加政治協商會議。1948年5月,參加民建會常務理監事會,通過決議,贊成中共主張召開新政協,成立聯合政府。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1965年12月21日在北京病逝。主要著作有:《學校教育采用實用主義之商榷》、《中國教育史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