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西

  中國民間音樂傢。蒙古族。1887年出生於內蒙古哲裏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的一個貧苦牧民傢庭,1968年7月14日逝世於呼和浩特。自幼受民間音樂的薰陶,6歲從父學琴,善於演奏潮爾(即馬頭琴)、四胡、三弦等多種民族樂器和演唱民歌歌,被當地牧民稱為“神童”。16、17歲時開始過草原流浪藝人的生活,是東部哲裡木、昭烏達、興安盟一帶著名的民間歌手。1946年參加內蒙古歌舞團,1949年隨內蒙古歌舞團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典禮演出。1955年獲內蒙古第1屆音樂、舞蹈、戲曲會演演員1等獎。1957年調內蒙古藝術學校從事教學工作。曾任中國音樂傢協會內蒙古分會的常務理事。

  色拉西說唱的主要內容是民間神話傳說、傳奇英雄故事。其體裁多為改唱與牧民生活休戚相關的敘事性民歌。他演唱的《荷英花》、《達那巴拉》、《嘎達梅林》等數十首民歌,充滿瞭對人民的同情和激勵,揭露和鞭笞瞭王公貴族的醜惡嘴臉。他的演唱風格純樸、深邃、富於激情。他發展瞭潮爾演奏藝術,創用瞭“泛音”、“雙泛音”、“和音”以及富有民族特點的滑、顫、打音等技法和獨有的定弦法,並自編自演瞭《蘇木茹》、《農吉婭》等數十首馬頭琴獨奏樂曲。改變瞭過去這一樂器隻用於伴奏的地位。內蒙古著名馬頭琴演奏傢桑都仍、齊·寶力高、白·達瓦都是他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