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赫爾姆林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作傢。原名魯道夫·萊德。生於開姆尼茨(今卡爾·馬克思城)一猶太人傢庭。早年受到的種族歧視,使他在政治上早熟,16歲加入德國共產主義青年聯盟。納粹統治初期,在柏林從事地下工作。1936年起流亡國外,曾曾在法國參加反法西斯抵抗運動。1945年回德國,最初在西德法蘭克福電臺工作,後定居蘇軍占領區。

  赫爾姆林從小喜愛文學,有廣博的文學知識,1939年開始詩歌創作。1945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大城市的十二首敘事謠曲》奠定瞭他在德國詩壇的地位。他的作品主要描寫反法西斯的鬥爭生活。他的敘事長詩《曼斯菲爾德清唱劇》(1951),由音樂傢邁耶譜曲,敘述曼斯菲爾德銅礦工人從1200年建礦直至1950年成為銅礦主人這750年的受難史和鬥爭史。散文集《前列》(1951)是用30篇故事組成一組德國反法西斯青年戰士的肖像畫集。他的《短篇小說集》(1970)包括早期作品,如《瓦爾滕堡的約克中尉》(1944)和頌揚華沙猶太區武裝起義的《同生死的時代》(1950)等。赫爾姆林的作品語言簡潔含蓄,感染力強。他在後期作品裡經常引用文獻,使幻覺與現實交錯出現,形成瞭自己的獨特風格。赫爾姆林還寫有許多政論、文學論文和隨筆,有文集《邂逅1954~1959》和《讀書雜記,1960~1971》等。赫爾姆林曾翻譯瞭法國詩人艾呂雅和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詩篇。50年代曾訪問中國,寫有訪華遊記《遠方的近鄰》(1954)。1980年出版回憶錄《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