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出身貴族。劍橋大學畢業後,於1619至1627年擔任母校接待和負責對外事務的“公共演說員”。最後他放棄出仕之念,當瞭牧師。

  他的詩大多在一生最後3年寫成,死前出瞭詩集《寺廟》(1633),共收短詩約160首。他還有一部散文作品《寺廟的牧師》(1652)。他的詩和散文都是宗教作品,他和他母親的朋友約翰·多恩頗有交往,他的詩歌的風格也受到多恩的影響。

  赫伯特的詩歌充滿瞭精神上的矛矛盾,“上帝和我的靈魂之間的矛盾”,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的矛盾。但他終於屈服於宗教情緒,因此他的詩在安詳的外表之下隱藏著激烈的鬥爭。他臨終時以惋惜的口吻回憶以前對美、對文采、對音樂、對愉快的談話所感到的滿足已成過去,囑人焚毀詩稿。詩集出版後,40年間發行瞭兩萬冊。

  他的詩歌表面淺顯而蘊義豐富。他愛用世俗生活中的形象作比喻,如把自己和上帝比作佃戶和地主;有時用住宅、教堂、什物、花草、音樂等形象,非常親切,並加以引伸。他的詩歌富於音樂性、戲劇性,十分口語化。他的詩屬於“玄學派”,有時流於誇飾;形式上的創新,如把詩行排成鳥翼狀,則流於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