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傢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的並稱。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傢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之。”(《答李昭玘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宋史·文苑(六)黃庭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不過“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隻是表明這四位作傢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而專以纖麗婉約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