Ф.В.革拉特科夫

  蘇聯俄羅斯作傢。生於貧農傢庭,自幼隨父母到處流浪謀生,當過漁場上的童工、藥店和雜貨鋪的學徒、印刷所的排字工等。中學畢業後,1902年去外貝加爾任教。因參加革命活動被捕,流放3年。1914至1917年在庫班任教教,在白衛軍占領期間參加佈爾什維克的地下工作。國內戰爭期間當過紅軍志願兵。1920年加入共產黨。國內戰爭結束後去莫斯科工作。從1932年起,先後擔任過《新世界》雜志編委、高爾基文學院院長等職。

  青少年時期顛沛流離的生活經歷為革拉特科夫提供瞭豐富的寫作材料。1900年發表短篇小說《走向光明》。1902年開始同高爾基通信。在高爾基熱情幫助下,成長為無產階級作傢。1909年寫出反映政治流放犯生活的中篇小說《失去繼承權的貴族》。1917年高爾基在《編年史》雜志上發表瞭他的短篇小說《獨生子》(即《深淵》)。早期作品主要描寫工人、貧農和流浪漢的生活。他的作品大多與社會現實息息相關。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發表的長篇小說《水泥》(1925),描寫國內戰爭結束後工人階級的先進代表格列勃·楚馬羅夫團結廣大工人和知識分子奮發圖強,克服困難,使一個停產幾年、破爛不堪、人心渙散的水泥廠迅速恢復瞭生產。書中男女主人公格列勃和達莎被譽為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者形象的始祖。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寫的長篇小說《動力》(1932~1938) ,生動地塑造瞭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第聶伯水電站建設者的英雄形象。小說表明用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無窮動力。衛國戰爭期間,他的中篇小說《宣誓》(1944)熱情地歌頌瞭撤退到烏拉爾的列寧格勒工人的忘我勞動精神。戰後,他寫瞭自傳性三部曲。第1部《童年的故事》(1949,獲1950年度斯大林獎金)描寫19世紀末俄國農民的苦難生活和他們對地主、財東的初步反抗。第2部《自由人》(1950,獲1951年度斯大林獎金)描述主人公費佳隨父母外出流浪,在黑海漁場幹活,受到漁場工人革命鬥爭的教育。第3部《荒亂年代》(1954)寫費佳和父母被迫返回霍亂流行、饑荒嚴重的故鄉,以及農民生活極端痛苦,走投無路,在革命知識分子的啟發下走上自覺鬥爭的道路。

  革拉特科夫終生勤奮寫作,由於他在文學創作上的貢獻,曾兩次獲得列寧勛章。他的作品受到中國讀者的歡迎,魯迅曾稱《水泥》是“新俄文學的永久的碑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