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謠集。明代楊慎編纂。楊慎,文學傢,著述除詩文外,雜著100多種。楊慎喜歡論詩,著有《升庵詩話》,對民歌民謠也很重視。《古今風謠》的選輯,就是他在這方面的成果之一。

清代同治刻本《古今風謠》

<

  《古今風謠》共2卷。據《四庫全書總目》,成書於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所收民謠自上古至明代嘉靖時期古今民謠280餘首。為中國較早的民間歌謠專集。編者博覽群書,廣為采擷。從先秦古籍及歷代有關文獻中,搜羅摘引時謠、童謠、韻語和註文,以古籍傳引的先後為序,加以編排。

  所選歌謠,內容多牽涉時政和對歷朝人物的評價。如秦漢時謠:“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隋唐五代時謠:“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等,宋元明各朝歌謠也大多與時政密切相關,例如:“強賊放火,官軍搶火,賊來梳我,軍來篦我”等等。所選作品,大體展現出中國古代風謠的面貌,對瞭解中國民謠的性質、歷史及形式特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古今風謠》的編選,反映出編纂者有同情勞動人民和憎惡統治者暴政的思想傾向,書中不僅收有抨擊時政的尖銳作品,而且還有反映人民遭受塗炭之聲,對論述農民起義之作也有載錄。即使針對當朝的作品也不回避。如“嘉靖二年半,秫黍磨成面,東街咽瞪眼,西街吃磨扇。姐夫若要吃白面,隻待明年七月半。”其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是難得的。《古今風謠》的不足之處是選擇標準不甚嚴格,而且擷引的古籍不全,多有闕遺。至清代,史夢蘭又輯《古今風謠拾遺》4卷,補其不足。

  《古今風謠》收入《函海》及《藝海珠塵》。《叢書集成初編》編者據《藝海珠塵》本將《古今風謠》、《古今諺》及清李調元輯《粵風》重新排印編為一冊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