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論傢、詞人。字常之,自號懶真子。祖籍丹陽(今安徽宣城),後定居湖州吳興(今浙江湖州)。其父葛勝仲也是填詞名傢,父子齊名於世。葛立方於紹興八年(1138)舉進士。曾任正字、校書郎及考功員外郎等職。後因忤秦檜而得罪,罷吏部侍郎。二十六年歸休於吳興汛金溪上。

  葛立方“博極群書,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韻語陽秋序》)。曾自題草廬:“歸愚識夷塗,遊宦泯捷徑。”所以名其集為《歸愚集》。著述除現存《歸愚集》、《韻語陽秋》外,還有失失傳的《西疇筆耕》、《萬輿別志》等書。《韻語陽秋》20卷,又名《葛立方詩話》,主要是評論自漢魏至宋代諸傢詩歌創作意旨之是非。《四庫全書總目》以為“未免舛誤”,“然大旨持論嚴正,其精確之處,亦未可盡沒也”。葛立方詞現存40首,多是寫景詠物和贈答之作,較少傷時感亂的內容。《四庫全書總目》評其詞說:“多平實鋪敘,少清新宛轉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規格。”他寫有數首詠梅詞,贊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標孤韻”,都比較清麗。其〔卜算子〕《席間再作》中共用瞭18個疊字,新穎、巧妙,很受人們的贊賞,周密稱許為“妙手無痕”(《詞林紀事》卷九引《夢窗詞評》)。

  葛勝仲著述至明以後即失傳,今存《丹陽集》24卷,是清人修《四庫全書》時,據《永樂大典》所輯,其中文15卷,詩7卷,詞1卷。其《丹陽詞》有《宋六十名傢詞》本。葛立方《歸愚集》有《常州先哲遺書》本,《韻語陽秋》有《歷代詩話》本。《歸愚集》中有詞1卷。《歸愚詞》1卷別行,有《宋六十名傢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