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文

  中國現代油畫傢。1914年6月27日生於浙江紹興,1973年1月8日卒於北京。1933年考入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翌年轉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二年級。1936年考入該校本科。1937年後,杭州失陷,董希文到福建鼓浪嶼畫風景。19938年春回到上海,借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在抗日呼聲的召喚下,他輾轉內遷到湖南沅陵的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繼續學習,並隨校到貴陽、昆明。1939年夏畢業,並經校方推薦到河內美術專科學校繼續學習。由於他對帝國主義的不滿,公費又少得難以維持生活,不到半年棄學回國,深入到貴州苗族地區,創作瞭《最後的傢當》、《佃戶密議》等暴露舊社會黑暗的木刻作品。1942年到重慶,創作瞭油畫《苗女趕場》。1943年7月去敦煌石窟臨摹古代壁畫,並創作瞭《雲南馱馬夫的生活》、《祁連放牧》等作品。抗戰勝利後,在蘭州、蘇州公開展出所臨摹的敦煌壁畫。1946年8月經吳作人、李宗津推薦到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其間創作瞭《瀚海》、《窗前靜物》、《戈壁駝影》、《哈薩克牧羊女》等,受到瞭徐悲鴻的鼓勵與好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創作瞭《北平入城式》、油畫《解放區的生產自救》、《開國大典》(見彩圖)、中國畫《祁連山的早晨》、油畫《春到西藏》。1955年跟隨八一電影制片廠沿長征路線寫生,作畫250餘幅。翌年創作油畫《紅軍過草地》,1960年創作油畫《百萬雄師過大江》。他前後3次入西藏,創作瞭《喜馬拉雅山頌》、《雅魯藏佈江之歌》、《千年土地翻瞭身》等優秀作品。他的革命歷史畫《開國大典》是深受人民喜愛的作品之一。他的油畫技巧精湛,造型準確並吸取中國傳統繪畫的因素,在探求油畫民族風格上,取得突出成就。

《開國大典》(中國現代) 董希文作 靳尚誼 趙域復制

《千年土地翻瞭身》

  董希文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傢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和繪畫組副組長、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室主任教授。出版有《長征路線寫生集》、《革命歷史畫的創作經驗──百萬雄師渡長江》、《董希文畫輯》、《董希文作品選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