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加工16毫米和35毫米黑白、彩色電影發行拷貝為主,同時還加工各製片廠和電視臺拍攝的16毫米、35毫米彩色原底片、樣片以及各種中間片和光學聲底片的專業廠。從1985年初開始增加錄影業務。前身是北京電影洗印廠。1985年12月正式改為現用名。

  1950年9月5日,在北京建立瞭中國第一座加工16毫米黑白片的專業洗印廠,到1951年底,年產量達175萬米。1954年,該廠安裝瞭中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製造的複式電影洗片機,拷貝產產量和質量逐年提高,1957年,年產量達986萬米。從建廠到1958年10月新廠建成投產,共生產16毫米黑白電影發行拷貝4304萬米。新廠投產後,生產能力大幅度增加,能加工的影片種類也增多瞭。按設計能力,年產16毫米、35毫米黑白拷貝4000萬米,16毫米、35毫米彩色拷貝2000萬米。此外還可加工35毫米黑白、彩色原底片、樣片以及各類中間片和光學聲底片。自1959年到1983年,除完成縮制16毫米大量拷貝外,北京電影制片廠所拍攝的故事片和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中國新聞社等單位所拍影片都是在該廠洗印加工的。為適應越來越多的彩色影片的生產發行,該廠對主要設備進行瞭更新改造。1985年以後設備的實際生產能力為年產16毫米、35毫米彩色拷貝7000萬米以上。錄像部籌建於1984年,1985年以後,已具有大量復制各種規格的國產、譯制故事片錄像帶的能力。

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大門

  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有工程師、技師、助理工程師等各類技術人員100人,80年代中期年生產各類拷貝的能力達1億米。36年來,共生產各類發行拷貝12億米,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