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電影製片人、導演。生於佈宜諾賽勒斯。16歲開始電影生涯。最初做導演第二助手、導演助理,後進入聯藝製片公司作製片助理。從1954年開始做獨立製片人,同導演F.阿亞拉合作,製作瞭二人的處女作《昨日是春天》。兩年後,二人創辦瞭阿裡爾斯電影公司。作為製片人,奧裏維拉制作瞭相當數量的影片,其中絕大部分都與阿亞拉搭檔,較有影響的影片有《首領》(1958)、《著瞭迷的巴烏拉》(1963)、《客棧》(1966)。80年代作品有《深淵》(1980)、《復仇時刻》(11981)、《犧牲品的最後幾天》(1981)、《紙醉金迷》(1982)等。這幾部影片在卡塔赫納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獲得多項獎。從1967年開始獨立導演影片。處女作為《性的分析》,受到觀眾的歡迎。接著又導演瞭該片續集《神經病患者》(1971),也引起社會上的反響。1972年執導瞭《貝托·桑切斯復仇記》;1973年拍瞭《動亂的巴塔戈尼亞》,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獎;1975年,編導瞭《死者》,參加瞭印度國際電影節,獲得好評;1979年,執導瞭《九十老太》,被認為是阿根廷近年來最動人心弦的一部影片;1980年,同阿亞拉合作,共同執導瞭以民間歌舞為題材的長紀錄片《阿根廷歌舞與風光》(兩部);1981年,他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導演瞭《永恒的星期五》,國內評論界認為這是近年來阿根廷片中最富於創新精神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