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學理論傢、作傢。1700年2月2日生於柯尼斯堡的一個牧師傢庭。1714年進入柯尼斯堡大學學習神學、語言和哲學。1724年獲得學位,在萊比錫大學任教。1766年12月12日逝世。

  戈特舍德的哲學觀點屬於理性主義,他的哲學著作《世界的真髓》(1733)對沃爾夫龐雜費解的哲學體系作瞭比較通俗的解釋。他把理性看得高於一切,理性的一條重要戒律就是從善避惡。人要享有幸福的生活,就得具有理性和美德,而不是仰仗教會或世俗的權威。他他曾創辦“道德周刊”,先後編輯出版《愛說閑話的有理性的女人》(1725~1726)和《老實人》(1727~1729)。

  戈特舍德的文學觀同他的哲學觀是一致的。他認為,人的理性和美德是經過教育而發展起來的,教育的最好手段就是文學,尤其是戲劇和寓言。他反對18世紀初期內容粗俗、形式雜亂的德國戲劇。他認為法國戲劇是可資效法的榜樣,主要指17世紀拉辛和高乃依的古典主義戲劇,而不是18世紀的法國宮廷戲劇。他把法國古典主義戲劇的理論和創作介紹到德國,並奉之為唯一的典范。

  他的著作《為德國人寫的批判詩學試論》(1730)依據賀拉斯、佈瓦洛、奧皮茨以及被曲解瞭的亞裡士多德的學說,全面闡述他的文學觀點。他強調藝術的本質和任務是對人進行理性和道德教育,藝術創作的出發點應是對人有教育意義的道德準則。創作故事是道德準則的具體體現。故事隻能摹仿自然,排除主觀想象。其次,悲劇的主人公隻能是王公貴族等“大人物”,市民階級出身的“小人物”不得充當悲劇主角。喜劇諷刺的對象隻能是“小人物”,如諷刺“大人物”則有失尊嚴。第三,為各種文學體裁規定瞭嚴格的規范。悲劇要遵守三一律,不能使用獨白和旁白。喜劇的效果要來自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而不能靠語言的風趣、服裝的奇特和動作的可笑,醜角絕不能上舞臺。

  戈特舍德從1726年起同著名女演員諾伊貝爾夫人從事戲劇改革。諾伊貝爾夫人領導的劇團按照他制定的規則演出,劇本都是他所認為的“正規劇”。這個劇團的演出在德國引起強烈反響,戈特舍德因此名揚全國。1730年他寫成悲劇《瀕死的卡托》(1731年演出),傳播啟蒙思想,並促進瞭戲劇的發展。1738年,戈特舍德同諾伊貝爾夫人的合作關系破裂。此後,他編成《按照古希臘羅馬人的規則創建的德國舞臺》(6卷,1740~1745),其中收入16出悲劇,19出喜劇,2出田園劇。後編輯1750年以後德國的劇目,題為《德國戲劇史必不可少的儲備》(1757~1765)。

  戈特舍德還提出語言規范化問題,著有《創立德語的語言藝術》(1748)。此外,他還有詩集《詩》(1736)和《最新的詩》(1750)。

  戈特舍德是德國早期啟蒙運動影響最大的作傢,他為德國文學在18世紀中葉以後的發展奠定瞭基礎。但是,他固步自封,反對任何發展。他生活在貴族宮廷文學盛行的時期,有不少過時的貴族觀念,從40年代起,先後受到瑞士人佈賴丁格和博德默,接著是“不來梅同人”和萊辛等越來越猛烈的攻擊。這些批判把啟蒙運動從一個階段引向另一個更高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