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區”一詞源自管風琴。管風琴中某一音栓所控制的一組同類音質的音管稱為一個聲區。嗓音中的聲區是由喉內肌的不同調節所造成的,它體現在嗓音的音質、音量及音高上。

  聲區的定義 著名聲樂教師M.加西亞於1841年對嗓音的聲區所下的定義是:“聲區是由一種發聲機能產生的一系列同質的音,本質上不同於由另一種發聲機能產生的另一系列同質的音。”19、20世紀以來,歐洲聲樂理論傢和醫生們以科學學實驗證明,闡述瞭加西亞的定義:①胸聲,聲帶處於長、寬、厚的重機能狀態下拉緊、閉嚴而後振動的發聲;②頭聲,聲帶處於短、窄、薄(即聲帶邊緣振動)的輕機能狀態下拉緊、閉嚴而後振動的發聲;③假聲,聲帶處於輕機能狀態,但聲帶不拉緊、閉嚴,聲帶1/3處呈一梭形縫,故假聲耗氣較多而音質虛浮;④破裂音,由於聲區的突然轉換,聲音從胸聲(重機能狀態)突然轉為假聲(輕機能狀態)而引起的破裂音,亦稱發聲機能的靜態調節;聲區的逐漸轉換,聲區統一而無破裂音,稱為發聲機能的動態調節。男聲平時用胸聲說話,歌唱時胸聲區約占整個音域的3/4,故困難在高音,容易缺乏頭聲和輕機能控制力,破裂音也容易出現在高聲區或高聲區與中聲區的交接處;女聲比男聲高八度,歌唱時頭聲區約占整個音域的3/4,故困難在低、中聲區,缺乏胸聲和重機能控制力,破裂音容易出現在低聲區與中聲區的交接處。學習聲樂就是要發展各聲部的不常用聲區,以達到動態調節發聲機能的能力。

  對聲區的不同解釋 17、18世紀,人們是憑聽覺從音質上來劃分聲區的。17世紀初,意大利美聲唱法的創始人G.卡奇尼把人聲分為實聲和虛聲:男聲以實聲為主,女聲以虛聲為主。他有時把胸聲和頭聲作為實聲和虛聲的形象的同義語,一直沿用至今。18世紀的著名聲樂學傢P.F.托西將人聲分成胸聲區、頭聲區和假聲區3個聲區。19世紀加西亞則認為女聲為3個聲區,即胸聲區、假聲區(加西亞稱中聲區為假聲區)和頭聲區;男聲為兩個聲區,即胸聲區和假聲區。加西亞的弟子M.馬凱西又把中聲區稱為混聲區。20世紀初又出現多聲區論和無聲區論,英國醫生M.馬肯齊認為每個音都是一個聲區。而E.卡魯索的私人醫生P.M.馬拉菲奧蒂則認為歌唱中不應出現明顯的聲區,整個音域都是一個聲區。聲區的概念更由於19世紀後半葉J.德雷什克的面罩唱法和他的醫生H.柯蒂斯的“聲音位置”學說,以及其他各種共鳴學說和聲學理論的解釋而日趨混亂,從而錯誤的認為頭聲是從頭腔發出的,胸聲是從胸腔發出的,假聲是從假聲帶發出的等等。聲區的種種不同解釋和概念上的混亂,造成聲樂學習上的困難。

  聲區統一的重要性 歌唱中絕大部分的技術困難,都與聲區問題有關。例如:出現破裂音,聲音分成兩三截;音域窄,缺乏高音或低音;音質重濁或虛浮;聲音缺乏致遠力;聲音的靈活性不足,在一個音上漸強漸弱的能力薄弱;聲音的不集中,音量不足等等。因此,聲區的統一問題是聲樂教學的關鍵。出現上述種種困難,主要是歌唱者隻單一地使用一種發聲機能去演唱,而不善於動態調節發聲機能。隻有在唱上行音階時,善於把聲帶從長、寬、厚的重機能狀態逐漸減為短、窄、薄的輕機能狀態;唱下行音階時,將聲帶的輕機能狀態漸增為重機能狀態,才能達到消滅明顯的聲區分野和破裂音,使整個音域猶如一個聲區。

  聲區問題不僅與音高變化有關,而且也與音量變化有關。在一個單音上的漸強漸弱變化本身就是聲區的變化,也就是聲帶的輕、重兩種機能,或聲帶的長短、寬窄、厚薄的變化。因此古代美聲學派的教學中十分強調在單音(特別是在聲區交接處的幾個音上)上漸強漸弱能力的訓練。破裂音的產生,從音量角度來分析,容易發生在胸聲唱得最高、最響,而假聲唱起來最低、最虛弱的幾個音上。統一聲區的訓練方法是:越唱高和接近破裂聲時,越要減弱音量,把聲帶機能減輕,等上行音過瞭破裂音之後,再逐漸增強音量。音階練習大都要八度或八度以上,級進的音階更為相宜。一般常采用下行音階的練習,在高音上以輕的頭聲或假聲起音,然後隨著每個音的下行逐漸增強音量。或者在破裂音周圍的幾個音上作單音的漸強漸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