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通訊方式進行的教育。學員利用業餘時間,以自學函授教材為主,由函授學校給予輔導和考核,並在一定時間進行短期的集中學習和就地委託輔導。它為社會成員提供瞭繼續受教育的機會。

  函授教育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英國的大學推廣運動,80年代後各資本主義國傢始設函授學校。在中國,商務印書館曾於1914年創設函授學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函授教育有很大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函授教育,是從中等師範范函授辦起的。1951年,東北實驗學校設立函授部,北京成立瞭函授師范學校。高等學校舉辦函授教育是從中國人民大學(1952年下半年)和 東北師范大學(1953年5月)開始的。後來逐步擴大到理、工、農、醫、文、財經、政法、師范和體育等各類高等學校,其中以師范函授教育發展的規模最大、速度最快。至1965年,中國已有123所高等學校舉辦瞭函授教育,設有函授教育的專業達138種,在學函授生達18.9萬人,相當於同年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的28%。舉辦函授教育的高等學校,一般都設有函授部或處、科,配有一定數量的幹部,擁有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學校領導幹部中有一人分工主管此項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函授教育被迫停辦,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才逐漸得以恢復。1980年9月,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關於大力發展高等學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學的意見》強調,高等函授教育應當采取積極恢復、大力發展的方針,以擴大高等教育事業的規模,改變中國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狀況,加速培養四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種人才。據1983年9月統計,全國已有209所高等學校舉辦瞭函授教育,函授生20.47萬人,函授教育事業又有瞭很大恢復和發展。

  高等學校舉辦函授教育,在學習內容、課程安排和修業年限等方面比較靈活多樣。可以辦本科、專科,培養高級專門人才;也可以開設若幹單課,供學員選學;還可以開設一些新技術學科,為在職人員提供新的科學技術教育的機會。本科和專科的修業年限可長可短,可實行學年制,或實行學分制。

  高等學校舉辦函授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要正確處理日校與函授教育的關系,使這兩種教育形式都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函授生所在單位,最好把組織職工參加函授學習同培訓本單位幹部的規劃結合起來,保證函授生的學習時間和必要的學習條件,並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高等學校舉辦的函授教育,參照全日制高等學校相應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並通過嚴格的考試制度,保證畢業生達到相當於全日制高等學校同類專業的水平;要抓好教材建設,逐步編寫出具有函授教育特點的教材。此外,要根據教學工作的需要,依靠有關單位建立函授站,或采取巡回輔導等辦法,加強對函授生的組織管理和學習指導。

  函授教育的特點主要有:①學員在教師書面指導下自學,充分利用業餘時間,按照函授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學習;②學習形式靈活機動,既適應鐵路、公路、地質、水利等許多流動性大的部門的職工學習,又適應工作條件特殊和有傢務牽累的職工學習;③專業設置針對性強、實用,學員不脫產學習,收效快;④花錢少,不需要新建校舍,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師資和各種教學設施。函授教育應當註意: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②著重基礎理論教學,貫徹少而精的原則,以利於函授生在有限的業餘時間內把基本理論學好。③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要在保證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的前提下,註意因材施教。學習成績優秀的函授生,可以提前修讀本專業教學計劃內的課程。函授生已經掌握的課程,可以申請參加考試,考試成績優良的,可以免修。提前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課程,各教學環節符合要求,考試成績及格的,可以提前畢業。④合理安排學時,留有餘地。

小學教師函授班的輔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