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區。清代中葉,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民間流行著一種由農民號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被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戲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碼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瞭淮劇。

  最初的淮劇,多為民間生活小戲,其主要唱調是在“門嘆詞”、“香火調”和部分民歌小小曲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淮調(後稱老淮調)。後受徽戲和京戲影響,移植演出瞭一些表現歷史生活的大戲,因需紮靠、打把子,故稱“靠把戲”。在唱腔上,相應吸收瞭徽戲的唱腔加以變化,創造瞭“靠把調”(又稱老徽調)。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未采用管弦樂器伴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開始創作瞭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拉調”唱腔在板式變化上有新的豐富和發展,加之此時出現瞭李玉花、董桂英等第一批女演員,使淮劇的表演藝術得到瞭較大的提高,流動地區也從鹽城、阜寧、淮安一帶,逐步擴大而流佈江蘇全省。

  1912年,淮劇藝人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演唱。1939年,著名演員筱文艷在“拉調”等唱腔的基礎上,新創出“自由調”,使淮劇唱腔大大地增強瞭表現力。之後,名演員何叫天又創出瞭“連環句”唱調,進一步豐富瞭“自由調”。在蘇北抗日根據地,1942年成立瞭鹽阜文工團等文藝演出團、隊,建立瞭“淮戲研究組”,不但創作演出瞭反映人民革命鬥爭的現代戲,也新創瞭“新淮調”、“新悲調”等唱腔,並吸收揚州“小開口”(見揚劇)的一些曲子,使淮劇唱腔更加豐富起來。淮劇唱腔除以上主要唱調外,尚有〔南昌調〕、〔淮悲調〕、〔春調〕、〔十字調〕、〔下河調〕、〔葉子調〕等腔調,以及部分來自民歌、小曲的調子,如〔磨房調〕、〔補缸調〕、〔跳槽調〕、〔八段錦〕、〔藍橋調〕等。伴奏樂器有二胡、三弦、揚琴、笛、嗩吶等;打擊樂器有扁鼓、蘇鑼、鐃鈸、堂鑼等。在鹽阜“花鼓鑼”、“僮子鑼”、“麒麟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整套伴唱鑼鼓,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淮劇的傳統劇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戲《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嶽飛》、《千裡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抗日戰爭時期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有《照減不誤》、《漁濱河邊》、《翻身》、《過關》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創作、整理的較有影響劇目有:傳統戲《三女搶板》、《探寒窯》,現代戲《海港的早晨》、《打碗記》以及已攝制成影片的傳統戲《女審》(見彩圖)、《藍橋會》和現代戲《金色的教鞭》等。淮劇現有上海淮劇團、江蘇省淮劇團等20多個專業劇團。著名演員有馬麟童、筱文艷、何叫天、方素珍、周筱芳、李少林等。

筱文艷(淮劇《女審》秦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