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在13世紀下半葉。出身下層貴族,可能是騎士。曾到各地漫遊,熟習宮廷騎士文學。1250至1280年間著有諷刺詩體小說《赫爾姆佈萊希特農夫》。故事以巴伐利亞—奧地利一帶為背景,描寫一個富裕農民的兒子,由於經濟狀況的改善,不願再當農民,而離開傢鄉去當騎士。當時封建社會興盛時期已經過去,騎士制度開始沒落。他隻能當一個強盜騎士,最後因作惡多端被鄉民吊死。作品通過父子的對話,揭示13世紀後期農民階級的分化。父親代表老一代保守、安於現狀的農農民,緬懷和哀嘆騎士階級的沒落;兒子代表農村裡的暴發戶,這些人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生活富足,要求提高社會地位。全詩共1,900多行,形式與史詩相似,但內容不再是歌頌騎士的“崇高理想”,而是描寫富裕農民的思想和生活。騎士已墮落為強盜,農民成瞭書中的主人公,反映瞭這個時代的轉變。這部詩體小說是中世紀末期一部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