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於1903年脫離哥倫比亞而獨立。在此之前,這個地峽國傢有成就的作傢都與哥倫比亞文學有關係。1914年竣工的巴拿馬運河,不但賦予這個新生共和國以國際地位,而且使它的文學也呈現出獨立的民族特色。

  獨立時期的巴拿馬文學,主要表現在現代主義的詩歌方面。1892年現代主義詩歌奠基人魯文·達裏奧的來訪,推動瞭這一詩歌運動的發展。達裏奧·埃雷拉(1869~1914) 成為當時拉丁美洲現代主義詩歌運動中的重要詩人之一。建國以後,在在民族文學運動中,詩人裡卡多·米羅(1883~1940)於1907年創辦現代主義傾向的雜志《新典禮》,發表瞭詩集《飛簷》和《寂靜的道路》。在散文方面,則以胡斯托·阿羅塞梅納(1817~1886)最為著名。

  建國初期,社會動蕩,作傢著重反映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其中突出的有奧克塔維奧·門德斯·佩雷拉(1885~1954),他也是巴拿馬大學的創辦人之一。華金·貝萊尼奧以描寫城市生活著稱,他的著名的小說有《綠色的月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