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彭托皮丹

  丹麥作傢。出生在丹麥白德蘭半島腓特烈西亞市的一個牧師傢庭。曾在哥本哈根的技術大學肄業,後從事文學創作,一度當過高等學校教師。他是佈蘭代斯所宣導的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創作瞭大量小說和劇本,對當代丹麥文學有一定的影影響。早期作品有小說集《剪掉的翅膀》(1881)、《農村景象》(1883)、《農舍》(1887)、《雲》(1890)和小說《桑丁厄教民》(1883)。這些作品反映瞭作者在80年代所接觸的高等學校和農村的生活,描繪瞭窮苦人民受蹂躪的狀況,與浪漫主義時期所描寫的田園生活景象截然不同,表現瞭他對社會罪惡勢力的憤慨和批判態度。他的現實主義在長篇小說《天國》(1891~1895)、《幸福的彼爾》(1898~1904)和《死人的王國》(1912~1916)中反映得更加鮮明。他通過各種人物,生動地描繪瞭19世紀80、90年代以及20世紀初的丹麥社會狀況,抨擊瞭社會上的自私虛偽、因循守舊和追求享樂的習俗。其中《幸福的彼爾》已成為丹麥文學中的珍品。

  彭托皮丹是丹麥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也是丹麥最重要的散文傢之一。晚年還創作瞭小說《男人的天堂》(1927)和自傳《尋找自己》(1943)。191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