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風俗畫作品。作者張擇端。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山東省諸城市)人。宋徽宗時為宮廷畫傢。少年時讀書,到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遊學,後學習繪畫,擅長界畫,尤喜畫舟車、市橋、郭徑,自成一傢。作品除《清明上河圖》外,還有傳為他畫的《西湖爭標圖》。

  《清明上河圖》,長卷,絹本,淡設色,縱24.8釐米,橫528.7釐米,藏故宮博物院。“清明”,為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按民間風俗,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祭掃先人塋墓。也有人人認為此圖“清明”指汴梁外城東郊的清明坊。但一般認為《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風光。開卷處畫汴京近郊,疏林薄霧,農舍田疇,春寒料峭,有往城內送炭的小毛驢馱隊。漸次柳樹成叢,嫩綠新發,行人往來,其中有踏青掃墓歸來的轎乘隊伍和長途跋涉的行旅。中段寫汴河,汴河由黃河受水,從西向東橫貫汴京城南部,流入淮泗,是當時南北交通孔道,為北宋王朝國傢漕運樞紐。畫中巨大的漕船,或停泊於碼頭,或往來於河心,造成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規模宏敞的橫跨拱橋,其橋無柱,以巨木虛架而成,結構精巧,形制優美,宛如飛虹。這座橋一說是“上土橋”,在汴京內城東角子門外,一說是離汴京外城七裡的虹橋,還有一說是“下土橋”。橋的兩端緊連著街市,車馬行人,南來北往。一艘巨大的漕船,正在放倒桅桿,準備過橋,船夫們呼喚叫喊,緊張操作,引來瞭看熱鬧的人群,成為全畫的一個高潮。後段寫市區街道,以高大雄偉的城樓為中心,兩邊街道縱橫,房屋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寺觀、公廨等。各類商店經營著羅錦佈匹、沉檀香料、香燭紙馬等。另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等,各行各業應有盡有。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士農工商,男女老幼,各個階層人物無所不備(見彩圖)。

《清明上河圖》(部分 北宋) 張擇端

作品局部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寫實性很強的作品。所繪景物,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時代氣息濃厚。畫面細節的刻畫十分真實,如橋梁的結構,車馬的樣式,人物的衣冠服飾,各業人員的不同活動等等,描寫具體入微,生動豐富,其反映社會生活和物質文明的廣闊性與多樣性,有著文字難以替代的文獻史料價值,是瞭解12世紀中國城市生活極其重要的形象資料。

  《清明上河圖》在表現手法上,采用瞭傳統的手卷形式,全圖以不斷移動視點的辦法,即“散點透視法”來攝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諧地組織成統一整體,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分明,結構嚴謹。畫中人物多達500餘人,不惟衣著不同,神情氣質也各異,而且穿插安排著各種活動,其間充滿著戲劇性的情節沖突,令觀者看來,饒有無窮回味。其筆墨技巧,兼工帶寫,線條遒勁老辣,與一般的界畫大不相同。

  《清明上河圖》無作者款印,根據卷後金大定丙午(1186)年張著的跋語,得知作者是張擇端。卷後其他題跋詩文的尚有金代張公藥、王漫、張世積,元人楊準,明代李賢、李東陽、吳寬、陸完、馮保等人,說明此圖曾經被北宋、金、元、明、清內府和許多私人收藏過,是一幅流傳有緒的名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