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宋畫傢。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詳。居於清波門附近。淳熙(1174~1189)年間為畫院學生,紹熙(1190~1194)年間升為畫院待詔,甯宗(1195~1224)時因畫《耕織圖》進呈,得到賜金帶的榮譽。他的藝術活動主要在12世紀後半葉,畢生供職畫院,善畫山水、人物,其藝術水準被譽為“院人中絕品”,畫史上與李唐、馬遠、夏圭並稱為南宋四傢。劉松年繪畫曾師事張敦禮。張敦禮為南宋光宗時畫傢,繪畫上兼學李唐及趙伯駒,故劉松年山水亦受李唐、趙伯駒等的的影響。其山水畫中青綠者工細而有秀色,似趙伯駒。水墨者承襲李唐,但較為精細工致。山石用小斧劈皴,樹多用夾葉,樓臺建築工細嚴整而不刻板,具有自己獨特的風貌。所作人物畫多描繪歷史人物故事、文人貴族生活及佛道題材。線描細秀勁挺,設色明快典雅,能生動地表現出對象的神態氣質。劉松年除畫過著名的《耕織圖》外,還畫過《便橋盟會圖》、《九老圖》等人物故事畫。其傳世作品還有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四景山水圖》,該畫共分4段,每段縱41.3厘米,橫69.1厘米,絹本,設色,分別畫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第1幅為春景,畫湖邊柳堤,過橋一大院,橋頭院外,桃李爭妍,主人攜仆春遊倦歸(見彩圖)第2幅為夏景,畫湖邊庭院,水榭香荷,主人開軒納涼;第3幅為秋景,畫梧桐楓槲,霜重色濃,桂花飄香,堂中主人讀罷掩卷,倚榻閑憩;第4幅為冬景,畫三松並立,雪擁空山,庭戶深閉,一人騎驢張傘,踏雪過橋而去。全卷佈置精嚴,筆蒼墨潤,設色典雅,代表瞭劉松年山水畫的風格和成就,也是傳世南宋山水畫中難得的傑作。

《四景山水圖》(部分 南宋) 劉松年

《四景山水圖》之四:《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