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篆刻傢、書法傢。字牧甫,一作穆甫,號倦叟,安徽黟縣人。年輕時父母亡故,為瞭負擔傢庭生活,到江西謀生。光緒八年(1882)到廣州以刻印為生。光緒十一年始有機會到北京國子監肄業,結交當時著名收藏傢和學者盛昱、王懿榮、吳大澂等人,致力於金石學,參加重摹宋本《石鼓文》的工作。光緒十三年又回到廣州,做巡撫吳大澂的幕僚,同時參加廣雅書局校書工作,並鬻書賣印。

  黃士陵擅長楷書和大篆,書法風格淵懿樸茂,筆力犀利,猶如刀削,並善工工筆花卉。篆刻初學鄧石如、陳鴻壽、吳熙載,尤受吳熙載影響較大。後致力金石學,識見為之開擴,因以權量、刀幣、鏡銘、古陶、磚瓦等文字入印,意境奇特,獨具風格。他在平直的筆畫中,時以險處求平衡,往往出人意表,感到異常新穎,在皖、浙兩派衰頹的時候,另辟蹊徑,獨開一宗。其篆刻作品收入《黃牧甫印存》。

黃士陵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