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代西蜀畫傢。字要叔,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主要活動在後蜀(925~965)時期。他17歲時即以畫供奉前蜀後主王衍。後蜀先主孟知祥即位後,授他為翰林待詔,權翰林圖畫院事。後蜀後主孟昶時,賜金紫,加官銜為如京副使。他與其子黃居寶、黃居寀等供職西蜀畫院,先後達40年之久,圖畫殿庭牆壁,宮闈屏幛不可勝紀。後蜀降宋之年(965),他與黃居寀一同來到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即年病死,享年當在80歲以上。

  黃筌在中國古古代花鳥畫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13歲時就從刁光胤學畫,善於綜采諸傢之長:鳥雀師刁光胤,山水師李昇,龍水、松石、墨竹師孫位,皆能曲盡其妙。不但學力博贍,而且能自出新意,不蹈襲他人陳跡。特別是花鳥畫方面,他能將刁光胤等的格法加以增損,故其成就遠過其師。中國工筆花鳥畫自唐代邊鸞開始,就以下筆輕利,用色鮮明見長,黃筌與黃居寶、黃居寀正是沿著從邊鸞到刁光胤這條道路而創為一種新體並使工筆花鳥畫達到成熟期。黃筌的《寫生珍禽圖》(見彩圖)和黃居寀的《山鷓棘雀圖》,其表現翎毛、昆蟲等自然物態的精確性及其作為藝術形象的審美趣味性,確已達到妙造自然、形神兼備的地步。黃筌還繼承和發展瞭邊鸞描寫活禽生卉的傳統,以優美的筆致和賦色技巧表現動植物的生動情態。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說:“諸黃畫花妙在傅色,用筆極新細,殆不見墨跡,但以輕色染成,謂之‘寫生’”。為瞭塑造花鳥的動人形象,他重視觀察體會禽鳥的形態習性。梅堯臣詠黃筌畫有詩雲:“自養鷹鸇觀所宜”,北宋《宣和畫譜》引此而加以申論道:“以此知筌之用意為至,悉取生態,是豈蹈襲陳跡者哉”?後蜀廣政七年(944)他奉命將淮南所贈仙鶴畫於偏殿之壁,作唳天、警露、啄苔、理毛、整羽、翹足等姿態,生動逼真,該殿竟被稱為六鶴殿。廣政十六年黃筌又畫四時花竹、兔、雉、鳥雀於八卦殿。黃筌、黃居寀長期供職宮廷畫院,所見所畫多為禁苑所有珍禽瑞鳥、奇花怪石,如桃花、鷹鸇、純白雉兔、金盆鵓鴿、孔雀、龜、鶴之類以適應宮廷欣賞趣味,因而形成一種獨特風格,宋時被稱為黃傢富貴。

《寫生珍禽圖》(五代) 黃筌

《寫生珍禽圖(局部)》

《山鷓棘雀圖》

  黃筌也能畫山水、人物。前蜀後主王衍命他將吳道子《鍾馗捉鬼圖》中用食指抉鬼眼改為用拇指,而黃筌以原畫全身動態及眼神具在食指而不在拇指,故不能僅作局部改動,而應重新創作的故事,說明他對古代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人物畫技巧的精湛。

  黃筌作畫極為勤奮,北宋時禦府所藏他的作品還極為浩繁,但現在傳下來的作品已很稀少。黃筌《寫生珍禽圖》雖為給黃居寶作范本的畫稿,但卻不難據以想見寫生技巧之妙。

  黃筌父子的畫體對宋代院體畫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據《宣和畫譜》的記載,他們的畫法,“自祖、宗(按:指宋太祖、太宗)以來,圖畫院為一時之標準,較藝者視黃氏體制為優劣去取”。其權威性之大,在繪畫史上誠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