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視、戲劇、電影導演。1922年9月27日生於費城。早年當過舞臺演員,曾在洛杉磯的演員講習班跟A.契訶夫之侄M.契訶夫學過戲,曾在電視、戲劇界當過導演,50年代末開始導演影片。佩恩的處女作是《左手持槍》(1958)。它對19世紀橫行美國的傳奇式強盜人物、亡命徒比萊從社會的、心理的角度,進行瞭新的探索。他導演的《邦妮和克萊德》(1967)被認為是美國電影的重要作品,以後曾被很多美國大學的電影課作為教材。這部影片敘述瞭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兩個搶劫銀行的大盜邦邦妮和克萊德的故事,以邦妮和克萊德中瞭埋伏,在槍戰中被擊斃而結束。結尾一組鏡頭采用瞭高速攝影,被上千發子彈擊中的邦妮和克萊德,佈滿著蜂巢般的彈孔,慢慢地倒在血泊之中。這些可怕的慢動作鏡頭,在美國電影中開創瞭殘忍的暴力和逼真的畫面相結合的手法,為不少美國和其他國傢的導演所仿效。60年代末佩恩拍瞭《艾麗絲餐館》(1969),如實地、幽默地反映瞭60年代美國嬉皮士的生活以及他們對生活的異想天開的觀點。這部影片廢棄瞭情節結構,采用半紀錄片的手法,是當時比較有影響的青年電影之一。進入70年代以來,佩恩拍瞭《小大人》(1970)、《第八幻象》(1973,紀錄片)、《夜間行動》(1975)、《密蘇裡的逃跑》(1976)等片。80年代,他還拍攝瞭影片《四個朋友》(1981)和《目標》(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