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公亮

  中國電影教育傢、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早年受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委派去上海聯華影業公司學習、工作。1935年回到省立教育學院,與孫師毅等人合辦電影播音教育專修科,培養電影製作和電化教育的人才。他是在中國首先引進“電化教育”一詞的的學者。1936年,根據鄒韜奮的意見,拍攝抗日教育片《五十六年痛史》。1941年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在四川成立,設電化教育專修科,由他負責。抗戰勝利後又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兼課。1950年成立蘇南文化教育學院,設電專科,他在該科任教。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電專科並入北京電影學院,他在該院電影工程系和攝影系任教。主要譯著有《攝影鏡頭的原理和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