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電影導演。1885年8月27日生於奧地利勞德尼茨(今捷克斯洛伐克羅烏德尼采),1967年5月29日卒於維也納。最初在蘇黎世、薩爾茨堡和柏林當舞臺演員,1910年在紐約德國劇院演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監禁在法國。1920年,在維也納任舞臺導演。1921年,進入電影界,開始任演員,隨後當瞭兩部影片的助理導演,並與人合寫過電影劇本。他導演的第3 部影片《沒有歡樂的街》(1925)是成名之作,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瞭普通人民的疾苦,在德國觀眾中引起瞭瞭強烈的反響,使他成為新德國電影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後,他的創作和生活道路相當曲折。他導演過受弗洛伊德學說影響的影片,如《一個靈魂的秘密》(1926);有自然主義色彩的影片,如《珍妮情史》(1927);有色情鏡頭的影片,如《親婦日記》(1929,曾在一些國傢禁映)。1930年他任德國電影工作者聯合會主席,參與瞭電影藝術人民聯合會的組建工作。在這期間,他導演瞭影片《1918年的西部戰線》(1930),具有反戰和反法西斯主義的色彩。接著又導演瞭諷刺社會現實的影片《三分錢歌劇》(1931)和表現德法工人團結的影片《同志之誼》(1931)。

  1933年他逃離德國,先去法國,導演瞭影片《堂吉訶德》(1934)。後去好萊塢,導演瞭一部失敗瞭的影片之後,又回到法國。1939年他接受瞭希特勒的命令回國,在維也納導演瞭《喜劇演員》(1941)等3部影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在聯邦德國繼續任電影導演,1948年拍攝的《審判》曾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最佳導演獎。此後,他又導演瞭一些影片。其中有抨擊希特勒的影片《七月二十日》(1955)和《最後的行動》(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