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蘇北淮陰地區、連雲港市及徐州、鹽城地區的部分城鄉和皖東北一帶。源出於海州、灌雲、沭陽一帶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稱“三刮調”。早期是沿門說唱民間故事的“門頭詞”,清道光十年(1830)後,藝人自由結班發展成為打地攤演出的小戲。清光緒六年(1880)後,曾與徽劇、京劇等先後搭班合演,吸收瞭劇碼,革新瞭唱腔,豐富瞭表演。光緒二十六年(1900)後,出現瞭女藝人,藝術上也有瞭新的發展。1940年,中國共產黨建立淮海區抗日民主根據地,先先後組織瞭“藝人救國會”及實驗小組,編演瞭《柴米河畔》、《三星落》、《反內戰》等現代戲。1947年,成立瞭大眾淮海劇團,從此小戲正式搬上舞臺演出,並定名為“淮海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灌雲、沭陽等縣也成立瞭淮海劇團。1956年,大眾淮海劇團改名為江蘇省淮海劇團,繼而泗陽、灌南、漣水、宿遷、濱海、連雲港等十多個縣、市也先後成立瞭專業劇團。

  淮海戲傳統劇目有《樊梨花點兵》、《皮秀英四告》、《羅鞋記》、《金刀記》、《催租》、《罵雞》等32整本,64單出。先後編演的現代戲有《大後方》、《小板凳》、《拾稖頭》、《春回糧倉》、《十裡香》、《生死怨》等。淮海戲唱腔明快豪爽,鄉土氣息濃厚,以板式唱腔為主,兼唱部分民間小調。男女同弦異腔,女腔以〔好風光〕為基本調,男腔以〔東方調〕為基本調。此外還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雙起腔〕、〔彩腔〕、〔八句子〕;男腔〔金風調〕、〔龍門調〕、〔小醜調〕、〔僮子調〕及各種形式的彈唱等。伴奏樂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為主。名演員有谷廣發、劉長珍、陳玉梅、朱桂州、楊秀英、楊雲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