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蘇聯作傢組成的全國性創作團體。20至30年代初,蘇聯作傢的創作團體很多,其中最大和最有影響的是全蘇無產階級作傢聯合會聯盟(“伏阿普”),參加這個組織的有:“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傢聯合會)、“鍛冶場”、“十月”小組、“青年近衛軍”小組、“工人之春”小組等。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組織,如“山隘”、“列夫”、全俄作傢協會、全俄詩人協會、農民作傢協會、構成主義者文學中心等等。

  1932年4月23日,聯共(佈)中央發佈《關於改組文文學藝術團體》的決議,建議“解散無產階級作傢團體(“伏阿普”、“拉普”)”,“把一切擁護蘇維埃政權綱領和渴望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作傢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其中有共產黨黨團的、單一的蘇聯作傢協會”。

  1934年8月17日至9月1日,在莫斯科舉行瞭第一次全蘇作傢代表大會,大會討論瞭蘇聯文學的任務及其發展的道路、蘇聯作傢協會的方針和任務,確定瞭以革命浪漫主義為其組成部分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蘇聯文學的基本創作方法,並成立瞭蘇聯作傢協會。同年,蘇聯大多數加盟共和國分別召開瞭作傢代表大會和成立各加盟共和國的作傢協會。高爾基到逝世前為止一直領導著蘇聯作傢協會的工作。高爾基去世以後,斯塔夫斯基、法捷耶夫先後任作傢協會總書記。從1954年起,蘇爾科夫、費定、馬爾科夫先後任作傢協會第一書記。

  據截至1980年1月1日為止的統計,蘇聯作傢協會的會員有8,516人,包括用64種蘇聯各民族文字和11種外文寫作的散文作傢、詩人、劇作傢、批評傢和文藝學傢、翻譯傢、兒童文學作傢、民間文學工作者等。

  蘇聯作傢協會的組織機構如下:全蘇作傢代表大會、理事會和中央檢查委員會。理事會下設有:書記處,各加盟共和國民族文學委員會,文學批評與文藝學委員會,戲劇、電影和電視劇本創作委員會,少年文學委員會,文學翻譯工作委員會,國際作傢聯絡委員會,軍事文學委員會。各加盟共和國和自治共和國的作傢協會的組織機構基本上相同。蘇聯作傢協會理事會領導15個加盟共和國的作傢協會,各加盟共和國作傢協會領導各州的分會和各自治共和國的作傢協會。

  蘇聯作傢協會管轄的出版社和機關報刊有蘇聯作傢出版社、《文學報》和11種期刊。全蘇各作傢協會主辦的報刊有以15種民族文字出版的15種文學報紙,以54種民族文字出版的86種文學和社會、政治期刊。

  蘇聯作傢協會還設有高爾基文學院、全蘇文學宣傳局、青年作傢文學顧問處、中央文學傢之傢、蘇聯文學基金委員會和全蘇作傢權益保護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