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民間文學研究者[雅科佈·格林(Jacob Grimm 1785~1863),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 1786~1859)]。

  雅科佈·格林和威廉·格林分別於1785年1月4日和1786年2月24日生於哈瑙一官員傢庭,經歷相似,興趣相近,合作研究語言學、民間文學,並搜集民間童話和傳說,文學史上稱為“格林兄弟”。1802年二人在馬爾堡大學學習法律。雅科佈·格林曾在拿破崙的弟弟、威斯特伐利亞國王熱羅默的圖書書館和卡塞爾圖書館工作。1829年任格廷根大學德國考古學教授。威廉·格林也在卡塞爾圖書館和格廷根大學圖書館工作,並任這所大學的教授。1837年,格林兄弟和其他5位教授抗議漢諾威公爵破壞憲法,被稱為“格廷根七君子”,都被免去教授的職務。1841年二人成為柏林科學院院士,雅科佈·格林並任柏林大學教授。威廉·格林於1859年12月16日,雅科佈·格林於1863年9月20日在柏林去世。

  格林兄弟與浪漫派詩人阿爾尼姆和佈倫坦諾交往,一般文學史傢把他們歸於浪漫派作傢之列,但是格林兄弟並不贊同浪漫派的政治觀點和藝術思想,和浪漫派的共同點僅在於對德國民間文學的熱愛。他們成年累月搜集民間世代流傳的童話,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編成《兒童與傢庭童話集》(1812~1815),這是他們對德國文學的一大貢獻,其影響遠遠超出德國國界。這些童話反映瞭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優美的內心世界和崇高的道德境界,其中《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勇敢的小裁縫》、《不來梅城的樂師》等是全世界兒童喜愛的作品,它們所展示的奇妙意境,已經成為孩子們幻想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直到晚年,他們還在增訂童話集。1857年出最後一版,全集共有216篇故事。1808年起,格林兄弟又開始搜集德國古老的民間傳說,1816至1818年出版兩卷《德國傳說》,共585篇。

格林兄弟

《格林童話》插圖

  格林兄弟是日耳曼語言學的奠基人,他們還編寫瞭《德語語法》(1819~1837)、《德國語言史》(1848)等學術著作,並且著手編纂《德語大辭典》,但至1852年僅編出前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