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小說傢。生於黑森地區小城蓋爾恩豪森。祖父是沒落貴族,曾經營麵包業和飯店。12歲時被克羅地亞騎兵擄去充當馬童,從此進入軍隊,經歷瞭30年戰爭,當過龍騎兵、步兵、軍隊文書,走遍德國許多地方。1662年在烏倫堡富有的醫生屈費爾傢當管傢。1665年在蓋斯巴赫開設小酒店。1667年任黑森地區倫興村村長。1676年8月17日去世。他曾創作長篇流浪漢小說《癡兒歷險記》(6卷,1669),獲得成功。1670年發表《女騙子和流浪者大膽媽媽》,寫波希米亞伯爵的私生女萊波希希卡在戰爭年代的經歷。萊波希卡誇耀自己的放蕩生活,表現瞭戰爭年代人的墮落。20世紀劇作傢佈萊希特的名劇《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即取材於這部小說。同年出版《少見的輕浮兄弟》。1672至1675年出版《神奇的鳥窩》(2卷)。作者把這幾部作品編輯成完整的《癡兒故事》小說集,共10卷。

  格裡美豪森的小說還有《黑與白,或諷刺的香客》(1666),取材於聖經故事,其中已出現流浪漢形象。《潔白的約瑟》(1667)也取材於聖經故事,帶有幽默諷刺的傳奇色彩。此外還有《永存的歷本》(1670),包括瞭許多癡兒故事,是一部民間軼事性作品。《迪特瓦爾茨和阿梅林黛的優雅情史》(1669)和《帕羅希穆斯和呂姆皮達》(1672)都描寫宮廷生活,英雄美人,諷喻封建制度。他的代表作《癡兒歷險記》是德國早期長篇小說中的傑作,通過癡兒的眼光來揭露士兵的種種暴行,並把它們與基督教教義進行對比,以說明中世紀以來基督教的思想統治已經破產。

《癡兒歷險記》插圖

  他用浪漫主義手法反映瞭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和理想社會的願望,描繪瞭一幅烏托邦式的強大而統一的德國圖景,主張由一位英雄來徹底改造德國,廢除農奴制度,減免稅收,消除宗教紛爭,創建合理的社會制度。

  他的小說脫胎於德國民間話本,情節曲折生動,語言通俗幽默,采用瞭大量的譬喻和雙關語,並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宿命論觀點,表現人生充滿瞭艱難險阻,社會到處是罪孽、邪惡,生活好象是天堂和地獄的交替。他的作品通常被認為是17世紀德國文學最傑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