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小說傢、劇作傢。生於塞阿拉州。在裡約熱內盧完成中小學學業後,進入聖保羅大學攻讀法律。畢業後做過律師和新聞記者。1856年在擔任《裡約熱內盧日報》主編期間,撰文評論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斯以印第安人為題材的長詩《塔莫約人的聯盟》,開始引起巴西文壇的註意。曾四次當選為塞阿拉州的議員,出任過司法部長。後因不同意佩德羅二世皇帝的政策而離開政界,專心於文學創作。他的小說多以印第安人為題材。作品常常出現身披豔麗羽毛的武士,使用歐洲騎士的語言。作者以清麗的筆觸描繪巴巴西的森林、瀑佈、河流和草原風光,富有詩意。一些文學評論傢認為他的作品是“歐洲浪漫主義程式和新生的美洲主義的混合物”。他的小說《伊拉塞瑪》(1865)是象征主義的作品,寫一個葡萄牙征服者與印第安姑娘伊拉塞瑪的愛情悲劇。另一部小說《瓜拉尼人》(1857),比較真實地反映瞭印第安人的生活。其他作品有小說《五分鐘》(1860)、《盧西奧拉》(1862)、《銀礦》(1862)、《加烏喬》(1870)、《伊佩樹的樹幹》(1871)、《黃金夢》(1872)、《馬斯卡特人的戰爭》(1873)、《烏比拉雅拉》(1875)、《腹地人》(1875);劇本有《聖若昂之夜》(1857)、《傢鬼》(1858)、《天使之翼》(1860)、《母親》(186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