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人。字毅夫,一作毅甫,號履齋居士。宣州甯國(今屬安徽)人。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淳祐十一年(1251)參知政事,授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複職調集諸軍擊退元兵。他痛感南宋國勢衰微,認為“推原禍根,良由近年奸臣士設為虛議,迷國誤軍”所致,極力抨擊丁大全、高鑄、蕭泰來、沈炎等佞臣,反遭彈劾落職,貶謫建昌軍。後徙潮州,責授化州團練使、循州安置。

  吳吳潛是南宋詞壇的重要詞人。詞風激昂淒勁,題材廣泛,主要是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也常吐露個人理想受壓抑的悲憤。“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滿江紅〕《送李禦帶珙》)是他壯志未酬的自我寫照。吳潛也能詩,多為紀遊、即事之作,有的也抒發“丈夫勛業在安邊”(《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敵抱負。詩較平衍,佳作不多。

  嘉慶《寧國府志》卷二十《藝文志·書目》載,吳潛著有《履齋詩馀》、《論語士說》、《許國公奏稿》、《鴉塗集》。現存明末梅鼎祚編校《履齋先生遺集》,4卷,輯詩1卷,詞1卷,雜文2卷。《彊村叢書》有《履齋先生詩餘》1卷,續集1卷,別集2卷,收詞250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