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4~17世紀南印度諸王朝統治下的銅製造像藝術,因其分佈地域主要集中於南印度泰米爾地區及其周圍,故稱南印度銅像,屬印度本土達羅毗荼人的藝術。製作工藝,主要以青銅為主,採用蠟模鑄法。造像題材大多以印度教諸神居多,也有一定數量的聖徒和動物造型。

  南印度大規模製作銅像,肇始於帕拉瓦王朝(約600~897)中晚期,繁盛於朱羅王朝(846~1279),至維查耶那加爾王朝(1336~1565)則達到高峰。南印度各王朝統治者都系印印度教信徒,崇拜濕婆和毗濕奴,他們大興土木,修造神廟。隨著神廟的激增,便需大量神像,以供祀奉,因此,南印度的青銅像便應運而興,大量出現。

帕拉瓦王朝中晚期《帕爾瓦蒂》(納杜邦出土)

  目前所發現的帕拉瓦王朝的銅像,基本屬中晚期作品。造型風格受同時代石雕造像影響,古拙質樸,肩寬體健,腰衣厚重,裝飾簡單,坐立姿勢略顯呆板。小型造像居多;但馬德拉斯附近神廟裡保存的一尊巨大的毗濕奴像(8世紀)說明,帕拉瓦王朝晚期,已開始鑄造大型金屬神像。

  朱羅王朝在南印度崛起的初期,一方面大事擴張領土,一方面秉承著前朝的藝術,廣興神廟,創造瞭許多精致的銅像,人物比例合度,形象高傲,工藝制作精美,開啟瞭朱羅王朝巴洛克美術高潮的先河。到瞭羅阇羅阇時代(985~1014),政治穩定,經濟繁榮,青銅造像也進入瞭全盛時期,題材更為廣泛。在繼承發揚笈多時代所確立的傳統古典主義準則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形成瞭南印度青銅造像的巴洛克美術風范。

  現存於印度國立博物館的濕婆舞王像,輪廓線勁爽明快,裝飾細部精巧清晰,人體動態雄健典雅而富節奏感,是印度教象征宇宙永恒運動觀念的集中體現。

  此時期人物形體更趨修長秀逸,表情親切柔和而又崇高莊嚴,特別是女神的造型,曲線優美流動,乳房豐碩,腰肢纖細,加之扭擺的三曲式體態,襯以華麗的珠寶飾物,美觀動人,誇張地表現出印度女性美的特點。

維查耶那加爾王朝《克利希娜在卡利亞身上跳舞》(納杜邦出土)

  維查耶那加爾王朝的青銅造像,大體沿襲著朱羅王朝的典范,進一步充實瞭造像的形式和儀軌,作品更加普及,不僅風靡於整個南印度,並遠及於北方,達到瞭南印度青銅造像藝術的高峰,形象輪廓更加纖巧優美,裝飾更趨細膩講究。到16世紀末,由於作品重復因襲,缺乏創造性,南印度銅像逐漸走向庸俗陳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