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有關景德鎮窯瓷器業的劄記著作。作者佚名,約成書於乾隆年間,僅存舊抄本,1911年,黃賓虹將其選入《美術叢書》。《南窯筆記》一書不分卷,共有條目35條,其中記古窯者7條,明窯者6條,胎、釉、彩、青料、窯等22條。作者似在景德鎮長期居留,並留心於制瓷事宜,因此能洞悉其中奧秘。在該書中,作者詳細而明確地記錄瞭燒制瓷器所使用的原料及其出處,以及景德鎮制瓷業的繁盛景況。同時還記錄瞭景德鎮窯向其他瓷窯學習借鑒的情況,如仿汝窯、哥窯、官窯、龍泉窯、山東琉璃窯、山山西琺花等,說明瞭當時各地區間瓷窯的廣泛交流和相互學習情況。書中還記錄瞭景德鎮窯制瓷業的分工情況。如畫作條,說瓷器從開采瓷土到燒成包裝外運,其間工序,粗者64道,細瓷多達72道,足見分工之細。另外該書對景德鎮窯爐的形狀、大小以及燒制工序也作瞭頗為詳細的記錄,對研究中國陶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