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裡武州山(又稱武周山、武州塞)南麓,坐北朝南,窟龕綿延約1公裡,現存主要洞窟53個,共計1100餘龕、造像5.1萬多身。

雲岡石窟外景

  沿革 雲岡石窟初創於北魏中期,由皇室直接經營,最早的石窟營建開始於文成帝和平元年 (460)。北魏從天興元年 (398)由盛樂遷都平城(即大同)。在太武帝滅佛之後,文成帝大力恢復佛教。據《魏書》卷一百十四《釋老志》載,和平初,僧人曇曜任沙門統,經他倡議,“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即現在雲岡石窟的第16~20窟。太和十八年 (494)北魏由平城遷都洛陽後,大窟的營建明顯減少,多為中小窟龕。北魏石窟的最後銘記紀年為正光五年(524),大約就是北魏營造活動的下限。

  北魏以後,直到初唐貞觀(627~649)年間,石窟寺重又開始營建。遼興宗重熙十八年 (1049)至道宗清寧六年(1060) 以及金皇統三至六年(1143~1146),石窟寺曾進行過2次大規模的整修和建設。

  北魏建窟以來稱石窟寺為靈巖寺,後亦稱武州山石窟寺,明代始稱雲岡。

  曇曜五窟 北魏和平(460~465)年間,曇曜奉敕主持修建的5個大型洞窟。其中第18 、19、20窟在雲岡石窟中開鑿最早。第19窟是這一組洞窟的中心窟,主尊釋迦牟尼佛坐像高16.8米,另2身倚坐佛像在左、右耳洞,均高8米。第20窟已完全露天,正中雕釋迦佛,著右袒袈裟,結跏趺坐,高13.7米,兩側雕兩立佛(見彩圖)。第18窟居中釋迦佛立像披千佛袈裟,高15.5米,兩側雕兩立佛。第17窟正中雕彌勒菩薩交腳像,高15.6米。第16窟雕釋迦佛立像,高13.5米。雲岡石窟開創時期鑿建的這5個大窟,窟室多模擬平面橢圓形、穹窿頂的草廬形式,造像面相方圓、兩肩寬厚、目深鼻高,佛像衣服質感厚重,多作毛織物般突起的衣褶,帶有牧區服裝的特點和犍陀羅藝術的影響。造像內容主要為三世佛、釋迦、彌勒和千佛,都是禪法諦觀所註重的形象。五窟主像可能有肖像意義,分別為北魏太祖至文成帝的五世帝王。

雲岡石窟第20窟石雕佛像(北魏)

  其他窟 文成帝死後至孝文帝遷都的30年間(465~494),是石窟營建最興盛的時期,所開鑿的主要石窟可分為5組。第7、8窟一組雙窟大約完成於孝文帝初期,均分前、後室,後室主像為三世佛,壁面分佈著浮雕本生故事和佛傳龕像,出現瞭兩佛並坐、交腳佛、維摩詰、文殊和護法諸天等內容,遼代在此建護國寺。第9、10窟一組雙窟,太和八年建,成於十三年,兩窟主像分別為釋迦倚坐像和彌勒交腳像,壁面列置較多的兩佛並坐像,出現瞭乘象菩薩、仿中國傳統木構建築龕飾和中亞、西亞繁縟的植物紋樣,前室鑿成八角列柱,後室後部出現禮拜道,遼代在此建崇福寺。第5、6窟一組雙窟建成時可能已屆遷都之際,主像均為三世佛,褒衣博帶的服裝是太和十年服制改革後的產物。第6窟後室鑿出中心塔柱,高15米,上層雕立佛,下層四面各開1個龕,龕內南面結跏坐佛、西面倚坐佛、北面兩佛並坐、東面交腳菩薩,塔身和壁面浮雕佛傳故事計33幅,南壁門上雕維摩詰變。第5窟後室中央主像坐佛高17米,壁面滿佈時間不同的小龕。據推測,遼代或曾在這組雙窟建天宮寺。第11、12、13窟一組以第12窟為中心窟,前室鑿出3間仿木構窟簷,後室後壁主像上層龕為交腳彌勒菩薩、下層龕為兩佛並坐,開鑿時間大約和第9、10窟相同,但第11、13窟營建時間延續較長。第11窟內鑿出中心塔柱,東、西壁分別存有太和七年和二十年紀年題銘。第13窟主像交腳彌勒菩薩高約13米,南壁有與第11窟西壁相似的7佛立像,是新出現的題材。第1、2窟一組均為中心塔柱窟,塔柱正面主龕均雕釋迦多寶像,前壁兩側雕維摩詰變,鑿建時間應在第9、10窟和第5、6窟之間。以上5組之外,第3窟的主要工程也在這個時期進行,窟前室寬11米、高約25米,後室寬42.7米、深15米、高13.6米,是雲崗最大的洞窟,北魏時期未能完工,其前室上部雕雙塔,雙塔間鑿彌勒窟室,均屬494 年前後的作品。這期間鑿窟造像者已不限於皇室,還包括瞭官吏、上層僧尼和一般在俗的善信士女。不少洞窟未能按計劃完工,當與遷都有關。

7窟供養天及伎樂天

6窟後室東壁佛傳故事

  遷都以後,很少再建大窟,主要鑿造遍佈崖面的中小窟龕,並在前期的大窟中補刻龕像。功德主也以中下層人士為主,最高的不過是將軍、太守。新建窟龕主要向曇曜五窟以西延伸,形成瞭石窟寺西端的中小窟龕群。一些中心塔柱窟,如第15、21、39、51等窟,方塔出簷達5層,四壁雕千佛。有的中心方柱不雕出塔形,四面雕立佛像,如第4窟,是雲岡最晚的北魏窟。位於曇曜五窟東側空餘崖面的第14、15窟,壁面、列柱多雕千佛,以彌勒、釋迦、多寶為主像。以第26、28等窟為代表的約20個中小型窟,壁上重層開窟,主像釋迦多寶佛,或上層龕彌勒、下層龕釋迦多寶或釋迦佛。第33、35窟等約30餘小窟,均三壁各開1個龕,主像為釋迦或釋迦多寶佛,彌勒龕在東壁,有延昌五年(516)造像題記。這時造像普遍趨於瘦削,衣裙褶襞增多,裝飾日漸繁復,少有新的題材,許多方面的特征接近龍門石窟的北魏洞窟。

  現存少數初唐作品,主要是在第3窟後室未完工的巨大塔身正面南側高約10米的倚坐佛像以及兩側脅侍菩薩立像。遼金兩代的修建,雖也整修佛像,但主要是窟簷和窟前寺院建築。

  特點和影響 雲岡石窟主要保存瞭5世紀下半葉和6世紀初的北魏佛教雕刻藝術。它地處北魏都城近郊,一開始即由皇室和上層統治階級直接經營,因而規模宏大,“雕飾奇偉,冠於一世”。代表著北魏石窟藝術早期成就的曇曜五窟,在移植外來佛教藝術的內容和形式的同時,繼承瞭漢代深沉雄大的藝術傳統,造型渾然整體,含蓄著內在的氣魄和力量,十分強調雕塑的體積和份量。與此相適應的是洞窟佈局集中、緊湊,突出主像,主題鮮明。第20窟主尊坐佛,身軀魁偉,面相端嚴,神情含蓄,略有幾分冷峻,從而具有鎮懾人心的力量,使人面對時,感到佛法無邊和自身的渺小,產生敬畏的心情。匠師也沒有忽略細節的刻畫,如第16、18窟大佛的手,以生動的形態和真實的質感令人驚嘆。

  北魏盛期的眾多成組的大窟,均以雕飾富麗為特點,內容豐富、裝飾華麗。在具有代表性的第6窟中,以連環組畫形式出現的一幅幅浮雕佛傳故事,生動地表現瞭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各窟的造像,特別是未被後代妝修的大量中小型造像,達到瞭完美的程度,無論佛、菩薩、供養天人、童子,其神情、動態和服飾的處理,技巧嫻熟自如。第8窟門兩側三頭八臂的摩醯首羅天和五頭六臂的鳩摩羅天,形象豐滿和自然,獨具特點。這時期的飛天,健捷有力,以多變的姿態取得凌空翱翔的效果;第7窟窟頂平棊和第9窟明窗頂部的飛天,環繞蓮花飛旋,是其中最好的作品;而較晚的飛天形象,由於更充分地利用瞭飄帶的造型而愈見輕靈。圖案裝飾方面的高度成就引人註目,烘托瞭造像,渲染瞭窟室的氣氛。尤其各窟門華麗繁密的裝飾,顯出豪華尊貴的氣概。在忍冬、蓮花紋樣嚴謹細密的組織之上,往往突出浮雕的供養菩薩、化生童子及鳥獸形象;其中的須彌山,除纏繞山腰的交龍,還刻出參天的林木和奔走的動物,既富於裝飾意味,又動靜結合,饒有生趣。

  雲岡石窟藝術中明顯受到中亞、南亞及波斯和希臘影響,它是古代國際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雲岡石窟曾經作為北魏早期佛教藝術的中心,給予各地石窟寺以巨大的影響。

  雲岡石窟中一大批反映建築、音樂、舞蹈的藝術形象,是瞭解、研究中國古代建築、音樂、舞蹈等藝術的重要資料。

  

參考書目

 《雲岡石窟》,文物出版社,北京,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