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畫傢,圓山派創始者。生於丹波穴太村(今京都府龜岡市郊)農民傢庭,1795年7月17日卒。本名巖次郎,通稱主水,字仲選,號一嘯、夏雲、仙嶺等。15歲時到京都從石田幽汀學習狩野派繪畫。為維持生活還製作過洋片畫,臨摹過中國風景洋片。將透視法等應用於繪製京都名勝,是他最初的嘗試,被稱為“眼鏡繪”,但他不是機械地使用透視法,而是深刻觀察分析實物進行寫生。如《澱川兩岸圖卷》和《雪松圖》,就顯示瞭他精細入微的觀察力和理解力。1764~1771年應舉受滋賀圓滿院的支持持,對許多實景實物進行瞭寫生,畫瞭許多寫生帖。現收藏於圓滿院的《難福圖卷》就是那時的人體寫生。應舉認識到寫生的重要性,是直接受到渡邊華山和中國畫傢沈銓和錢選的影響的。在圓滿院的支持下,他還畫瞭《牡丹孔雀圖》、《平安人物志》、《孔雀樓筆記》等。之後,應舉以透視法與實物寫生為基礎,並融和東方傳統,把裝飾畫形式應用於障屏畫。1776年完成的《雨竹風竹圖屏風》和《藤花圖屏風》,是他新畫風的頂點。1790年應舉率其一門弟子為皇宮制作障壁畫,可惜失火被毀。晚年的《保津川圖屏風》(約1795)乃集應舉藝術之大成,在透視法、寫生法二要素的基礎上,完成瞭傳統裝飾畫的新樣式。

《保津川圖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