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部,1143年成為獨立王國。在此以前,這裏存在羅馬式美術、哥特式美術和莫紮拉比克美術。然而,遺跡卻很少保留下來。

  11~12世紀,葡萄牙的科英佈拉大教堂是當時傑出的紀念建築物,它仿效法國和西班牙早期羅馬式風格而建造的。12世紀後期,在托馬爾的聖殿騎士教堂和埃武拉大教堂,是過渡時期的代表作,它與葡萄牙人民反抗摩爾征服這一歷史事件有關。阿爾科巴薩和巴塔利亞的修道院,保留著哥特式建築的特色,,十分壯麗。14世紀,伊內斯·德卡斯特羅和彼得國王的墳墓雕刻是葡萄牙哥特式雕刻的傑作。

  15世紀,葡萄牙進入文藝復興。尼德蘭畫傢J.凡愛克1428~1429年來過葡萄牙,影響瞭那裡的畫傢。N.貢薩爾韋斯是當時最傑出的畫傢。他尊重自然,如實地描繪自然和人,現存他的一系列鑲板油畫,反映出他從未接受佛蘭德斯細密畫的技巧,他是最早用蛋膠畫在木板作畫的人之一。他的藝術屬於穩健型風格,《聖文森特祭壇畫》(裡斯本美術館)中,形形色色、眾多的人物簇擁在航海傢亨利的周圍,跪拜在聖徒的面前,畫得沉靜而利落。他的《聖弗蘭西斯》衣服處理勁挺,立體感十分強烈,但近乎有點笨拙。他的藝術成就使他躋身於那個世紀大畫傢之列。

  16世紀,葡萄牙的藝術傢普遍地受到瞭意大利和佛蘭德斯藝術的影響,當時的藝術傢們大都取法這些國傢的藝術風格。當時的畫傢有V.費爾南德斯和G.瓦茲。費爾南德斯主要活動在維塞烏,後來到裡斯本J.阿豐索工作室作畫。他早期繪畫中的象征性作品明顯地受到佛蘭德斯繪畫的影響,後期的作品,畫面空間更為遼闊,人物變得更為雄偉,傾向於樣式主義風格。

  C.de菲蓋雷多、G.費爾南德斯和G.洛佩斯的作品以寫實主義而著名,在肖像畫中偏愛燦爛色彩。菲蓋雷多的《基督入棺》(1520~1530)中的兩個侍從形象體現瞭貢薩爾韋斯的傳說,畫得堅實、精明和勁健,體現瞭文藝復興的新精神。

  16世紀早期,葡萄牙誕生瞭第一個本土建築風格,通稱為阿努埃利內風格。它是在哥特式建築物上覆蓋許多獨特的葡萄牙雕刻裝飾,因它獨具民族特色,從而改變瞭哥特式建築的特性。16世紀也是葡萄牙在海外進行殖民擴張時期,曾有“海上帝國”之稱,它的海外建築物就是阿努埃利內風格的建築。

  葡萄牙文藝復興藝術積極有力的指導者應是法國裝飾雕刻傢N.尚特雷內。在約翰三世統治時期,意大利藝術的影響開始滲透到葡萄牙藝術中的各個領域。畫傢G.洛佩斯和建築師J.德尤斯蒂爾奧是此過渡時期的代表人物。細密畫傢德奧蘭達、雕刻傢兼建築師D.de托拉爾瓦和雕刻傢J.de魯昂是地地道道意大利風格的藝術傢。同時,受意大利的影響,也出現瞭樣式主義風格的藝術傢A.阿爾瓦雷斯和F.特爾濟。特別在由耶穌會和聖本尼迪克特教團的僧侶們建造的一些大的教堂,樣式主義風格得到瞭充分的表現。

  16世紀後半葉和17世紀,由於西班牙政府對藝術的重視,對藝術傢采取瞭保護的政策,使藝術傢享有較為自由的創作。許多葡萄牙畫傢來到瞭西班牙,葡萄牙的美術一時出現瞭青黃不接的狀態。來到馬德裡的葡萄牙藝術傢,有雕塑傢M.佩雷拉。此時的葡萄牙唯在裝飾美術領域中有所作為,如紡織品、傢具和金屬制品,獨具民族特色。

  約翰五世統治之前,巴洛克風格在葡萄牙已完全適應瞭新的土壤,它是由在意大利學習的藝術傢們介紹引進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化的德國人J.P.F.路德維希,他是馬夫拉宮修道院的建築師。

  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藝術傢們共同分擔瞭馬夫拉宮修道院的裝飾。同時托斯卡的畫傢兼建築師納索托將後期巴洛克風格引到葡萄牙北部的一些省城。它具有華麗的裝飾,從而激勵瞭當地的建築師去發展他們自己的羅可可建築裝飾。J.B.羅比榮在克盧茲宮和廠房的作品,摻雜瞭法國羅可可和英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因素。

  18世紀葡萄牙建築中最輝煌的成就,是繼1756年裡斯本大地震後的首都重建工程。整個城區呈方格狀佈局,融匯瞭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建築風格,又具有葡萄牙民族的建築特色,被稱之為波姆巴利內風格。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葡萄牙最出名的畫傢是F.維埃拉和D.A.de塞蓋拉。

  塞蓋拉是當時歐洲一位重要的大師,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畫傢,他曾在羅馬逗留瞭7年,當時的風格是新古典主義。他畫瞭一系列政治寓言畫,被迫於1824年逃出葡萄牙。從1905年起他的畫風中浪漫主義風格占瞭主要地位,作品自然而優雅。他在羅馬度過餘生,轉向瞭宗教的主題。

  19世紀,葡萄牙雖然也誕生瞭以V.de梅內塞斯和M.A.盧皮為代表的浪漫主義風格畫傢,但從整個美術史的發展來看,它的美術已很明顯地走向瞭衰落。20世紀,除抽象畫傢V.de西爾瓦以外,葡萄牙美術幾乎無助於歐洲現代藝術運動的發展。

  1987年4月,葡萄牙百年繪畫展覽曾在中國北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