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佛教建築。屬天臺、淨土兩宗,位於京都府宇治市,1053年建成平等院。宇治一帶風光秀麗,9世紀起即成為觀賞遊覽區,貴族在這裏建立別墅。後來成為陽成天皇的離宮。

  鳳凰堂為平等院中的一組建築,又名阿彌陀堂。它以中堂為中心,左右兩側建長翼廊,中堂背面伸出尾廊,整體造型,恰如一隻鳳凰展翅飛翔,故得此名。阿彌陀如來木雕像為日本國寶,以優美典雅見稱,在圓而勻稱的顏面上,顯露深切的慈悲情緒。阿彌陀如來的蓮座亦不同於一般,具有八角九重重的復雜樣式。佛像後面飾以飛天後背,本尊和後背都是雕刻師定朝完成的。阿彌陀堂朱色大柱上,描繪著色彩極為華麗的唐草雲紋,裝飾著螺鈿透雕和各種金銅具。在堂內的梁簷上懸掛著各式各樣的飛天、雲中供養菩薩共51身,帶幻想的氣氛,以生動的姿態顯示著阿彌陀臨降凈土迎接眾生的主題。

平等院鳳凰堂

  鳳凰堂壁畫亦為日本國寶。它以中央壁為中心,東南西北都畫著阿彌陀來迎圖的各類主題。本尊後壁更描繪有極樂凈土寶殿。這些作品,並非單一的佛畫,從構圖、線描、設色等方面說,都屬大和繪的佳作。此外,堂內梵鐘亦是重要美術品,與三井寺、神護寺的梵鐘同為日本三大名鐘之一。鐘體上鑄造的飛天、獅子、寶相唐草等紋樣,留下平安時代藤原貴族豪華生活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