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導演。在東京帝國大學讀書時,立志獻身電影事業。1936年考入松竹大船製片廠助理導演部,在齊藤寅次郎等人門下,邊學導演,邊習劇作,1941年晉升導演。50年代,中村登導演的影片以娛樂片為主。他善於接受新事物,在木下惠介的日本第一部彩色影片《卡門歸鄉》問世後,他緊接著拍瞭第二部彩色影片《夏子的冒險》。

  1963年,中村登曾根據川端康成的同名原著改編的《古都》一改以往娛樂片的風格,而著重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他用京都四季季當令的風景來影射劇中人變幻莫測的內心。影評界稱該片是一首清新流暢的抒情詩。此後中村登便在導演手法上開拓瞭新的領域。1964年的《二十一歲的父親》,1966年的《紀之川》都充分顯示瞭業已形成的中村登風格。尤其是1967年拍攝的《智慧子抄》更為出色,在這部影片中,他完全摒棄瞭早年那種華而不實的手法,而隻截取瞭主人公高村光太郎的瘋妻智慧子的愛情與苦惱加以刻畫,從該片中可以窺出他本人對人生的真摯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