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繪畫雕塑著作。為官修《經世大典·工典》中的一部分。它記錄瞭元代元貞元年(1295)至至順元年(1330)的35年間,中書省工部所轄諸色人匠總管府及其下的梵像提舉司所屬匠師,奉旨從事雕塑、繪畫工作的內容及所需材料名目數量等,也是官府支配雕塑、繪畫等匠作用料的準則定例。該書還記錄瞭當時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境)的重要雕塑創作活動。這些雕塑作品久已不存,其他文獻又少有記載,因此這本書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

  從書中所記近30宗畫、塑項目中可見,有繪、織的皇帝、皇後肖像,有以金、銀、銅澆鑄和泥塑的各種喇嘛教神像,還有泥塑三清、三皇、城隍等道教神像,以及先師、亞聖、十哲等神化瞭的儒傢形象。

  《元代畫塑記》的歷史價值還在於它保存瞭一些元代畫傢、雕塑傢的材料。除阿尼哥、劉元兩位著名的雕塑傢外,還有阿僧哥、那懷、吳同僉、張提舉(劉元之弟子)、李同知、八兒卜、李肖巖及其作品的記載,大都是古代文獻中所僅見的珍貴史料。另外,書中對於塑、畫所需各種材料的詳細記錄,對研究古代雕塑、繪畫也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元《經世大典》除序錄見於《元文類》外,久已散佚。僅《永樂大典》卷18287中尚存一小部分遺文,清萍鄉人文廷式從中錄出有關畫塑的內容輯為《元代畫塑記》一書,1916年被收入日本《廣倉學窘叢書》印行。196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據“廣倉”本調整標題後,收入《中國美術論著叢刊》印行。